打开应用

老年医学大会丨医联专访 郑松柏:老年消化疾病的发病特点和机制

内科小助手   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肝病 吸入性肺炎 肺炎
【专家简介】郑松柏,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老年消化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老年消化协助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副总编辑;《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等7本杂志编委。 由中华医学会、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北京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北京医院老年医学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北京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承办的第一届中国老年医学大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今天在京召开,就老年人消化疾病的机制等问题,医联采访了郑松柏教授。 医联: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和年轻人相比有哪些改变? 郑松柏:老化是一个全身心的问题,所谓老化也叫增龄变化,是指机体生长发育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从结构到功能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性的退化,消化系统也不例外,也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从结构到功能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性退化。 老化本身不是一个疾病,但它会导致老年人疾病易感性明显增高,因此可以说老化是所有老年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消化系统老化以后与年轻人相比有很多变化,老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口咽,口咽是消化系统的门户,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即使没有神经肌肉疾病,没有咽喉部的器质性疾病,做一个吞咽动作可能也是有障碍的,比如食物滞留在口咽部吞不下去,有时会流口水,有时在吞咽的时候产生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等这样一系列问题。因为老年人的吞咽功能,咽部的反射、收缩,对反射刺激的容量阈值都发生了变化。 第二再说食管,跟食管老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胃食管反流病。这个病在年轻人当中很常见,老年人当中更常见,因为胃动力障碍不仅导致蠕动功能减退,而且残存的蠕动功能是紊乱的无规律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食管括约肌收缩力降低,“阀门”坏了导致反流,此外还有不少老年人合并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破坏了胃食管重要的抗反流机制,这些变化决定了老年人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 第三是胃,最常见的是酸消化性疾病,其次是消化不良,胃癌也和老化有关系。按照我们通常的认知,老年人胃酸是少的,这些消化性疾病发病率应该是降低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老年人产生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甚至胃溃疡发病率也比较高。 针对这个问题,最近十几年我带领的团队做了深入研究,发现老年人的胃酸分泌功能并没有明显减退,我们做了胃内24小时PH检测,也做了胃内酸度的测定,在这个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又做了胃底腺的组织学研究,B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分泌胃酸的最后环节酶的表达和活性等相关的一系列研究,研究都表明老年人胃酸分泌有关的结构没有退化,即老年人有良好的胃酸功能,正因为老年人仍然有良好的胃酸功能,所以他消化性溃疡特别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是升高的。 同时我们的团队还研究了胃黏膜屏障的老化,研究发现侵袭性因素(比如胃酸,NSAIDs药物)在老年人身上没有减退,侵袭因素没有少,而防护因素退化了,这就导致了老年人更加容易发生胃黏膜糜烂、胃溃疡等病,我们的研究结果也和临床观察到的是一致的,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糜烂性胃溃疡。老年人消化不良也很常见,特别是功能消化不良,与老年人的胃底活动、胃排空能力降低有关系,这些身体变化就消化道来讲是很明显的,与疾病高发也有很大关系。 第四是小肠,相比于十二指肠的较高发病率(如肿瘤、溃疡等),小肠、空肠和回肠疾病相对比较少,动力障碍性疾病也比较少,老化的比较晚,也比较慢。其次结肠,结肠老化的特点是动力减弱,食物在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结肠蠕动功能减退,导致老年人慢性便秘的高发。 消化系统的其他几个实质性器官,如肝脏,我们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也发现随着年龄增加有效肝细胞的数量是降低的,肝细胞间质增生化,肝窦也产生老化。通过对老年人肝脏储备功能变化的测定发现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肝功能储备功能大概只有年轻人的60%。对于老年人而言,因为储备功能减退,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比较差。 胰腺也是如此。胰腺老化主要表现为腺细胞减少,间质增生,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减退40%,即便如此,对一般的老年人来说也没有问题,但如果经历外在因素比如饮食、胆结石的刺激,就更容易发生胰腺炎、肿瘤,或者产生医源性消化不良。所以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和其它器官一样存在老化,和临床相关的表现应该引起重视。 医联:消化内科在治疗老年消化性疾病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郑松柏:作为一般消化科医生,首先要掌握消化性疾病在老年人身上发病的特点,这样才会有针对性的做出治疗决策,更顺畅的与患者沟通。如果不掌握这些特点和老年人消化系统的老化规律,医生的治疗方向就可能出错。比如没有认识到老年人仍然有良好的胃酸功能,对老年人酸性疾病的抑酸治疗不到位,或者忽视抑酸,治疗容易出现问题。 其次,在治疗老年人消化疾病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区分老化和器质疾病。一般老年人正常老化是没有症状的,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加上额外的应激因素才会发病,所以当一个老年人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时候,我们首先是排查原因,确定是否是器质性原因,不能盲目归咎为老化,否则可能延误诊断和治疗。 第三点,医生在对老年患者做消化疾病治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治疗收益,比如老年人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八十岁和五六十岁的患者意义是不同的,显然是越年轻患者收益越高。如果年龄较大的患者HP感染没有任何的症状,黏膜炎症也不是很明显,没有必要一定要根治,因为老年人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时,容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可能比较差,预期收益不高。所以,同样是消化系统疾病,在老年人群中要权衡利弊,要判断预期收益,要注意安全性。 医联:郑教授,近几年您和您的团队在做哪些基础和临床的研究? 郑松柏:最近二十多年,我和我的同事及国内的部分同道就老年消化这一课题,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比如胃老化、肝脏老化、胃黏膜屏障老化、肠黏膜屏障老化、胃肠道动力老化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可能不像分子生物学、细胞学层面这么深入,但这些研究很贴近临床,对解释老年病的临床特点还是起到一些作用。 同时,我们也积极借鉴国外研究的经验和成果,把这些研究成果和国外的经验累积起来,来改进我们的临床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我们在结合前期研究和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几部老年消化的共识意见,比如去年我们召集了老年消化专家、消化病专家、临床药学专家、老年医学专家制订了《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国专家共识》,受到到广泛关注和好评。另外一个是《老年人质子泵抑制剂合理应用共识》,这些共识意见对消化科医生、全科医生和老年科医生治疗老年患者消化道疾病会有参考和借鉴作用。

发布于 16-05-17 16:50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