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复杂性热性惊厥

李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热性惊厥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患儿,女,10月 【主诉】 发热5小时,伴惊厥1次。 【现病史】 患儿于5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4℃左右,无寒战,无抽搐,无嗜睡、惊厥,无咳痰、喘息,无呕吐,无腹泻,口服"小儿退热药(具体不详)",体温降而复升,最高达39.4℃,于入院前2小时突然出现惊厥1次,发作时双目向上凝视,头后仰,无口吐白沫,约2-3分钟缓解,不伴口角及肢体抽动。因发热不退,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被收入院观察治疗。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食欲可,小便正常,大便略细,无脓血便。

查体 辅查

【查体】 T39℃P135次/分R30次/分Wt9.0Kg发育正常、营养好,神志清,精神不振,自主体位,查体不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毛发分布均匀,有光泽,前囟平软,约1.5×1.5cm,张力不高,眼睑无下垂,眼窝无凹陷,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鼻腔通气畅,鼻翼无扇动。口唇红润,口腔黏膜光滑,无疱疹、溃疡,咽部充血,无疱疹、溃疡。颈软,无抵抗感,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无颈静脉怒张。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对称,无吸气三凹征,两侧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两侧对称,未见胃肠蠕动波,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叩诊鼓音,肠鸣音正常。肛门及外生殖器无异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四肢活动自如,各关节无红肿。肱二头肌反射正常,腱反射、踝反射正常,双侧布氏征、克氏征、巴彬斯基征阴性。

诊断 处理

【初步诊断】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热性惊厥 【鉴别诊断】 需与单纯性热性惊厥和脑炎鉴别。后者多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不难鉴别。 【诊疗经过】 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口服退热药退热及对症处理,服药后不出汗、体温不退,体温38.7°C,皮肤发花,四肢末端发凉,再次出现惊厥1次,发作时性质同前,表现为双目凝视、头后仰、口角抽动伴吐白沫,历时3分钟自行缓解。无呕吐、头痛,无腹泻,无咳嗽,无流涕,无嗜睡,大小便正常。给予吸氧、地西泮注射液2mgiv,增加液体量等处理,遂于出汗后体温下降37.5°C,4小时后,体温上升至39.8°C,皮肤潮湿,四肢末端发凉,再次出现惊厥1次,发作较轻,表现为双目凝视、头后仰、无吐白沫,历时1分钟自行缓解。无呕吐、头痛,无腹泻,无咳嗽,无流涕,无嗜睡,大小便正常。查体同前,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抽后体温达40.1°C,精神萎靡不振,立即给予吸氧、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药物处理,目前患儿体温再次逐渐下降,病情好转,住院后收集尿、便送检,尿常规:无异常,大便常规:黄色稀便,轮状病毒抗原:阴性;镜检:白细胞+,脂肪球+,余(-)。

发布于 19-09-12 01:43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