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男性患者,39岁,主因右下肢渐进性活动障碍2年入院。查体除右下肢肌力Ⅲ级外无阳性体征。
头MRI示:左侧额部大脑镰旁可见一5.8 cm×5.1 cm×6.2 cm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1呈稍低信号,T2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病变轻度不均匀强化。术前诊断为脑膜瘤。神经功能监测下全切肿瘤。
术后病理: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大小一致的圆形细胞排列组成,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斑点状,胞质少,偶见核仁。Ki-67增殖指数为20%,免疫组织化学示:弥漫性突触素阳性,神经胶质纤维酸蛋白阴性。病理诊断:左侧额部EVN。术后10d患者右下肢肌力明显恢复出院,未行放化疗,随访3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中枢神经细胞瘤多位于侧脑室,1989年首次提出EVN这一诊断。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EVN作为一种新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属WHOⅡ级,认为EVN与脑室内神经细胞瘤病理上类似,在组织起源及免疫组织化学存在不同。综合文献发现EVN发生于脑实质,组织学及影像学特征同脑室内神经细胞瘤相似,主要为发病部位不同,脑室内以侧脑室与第三脑室多见,EVN可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脑室外的其他部位,以双侧大脑半球多见,EVN较脑室内神经细胞瘤更容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