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0岁,因“发作性右侧面部刺痛7y余”入院。患者近7y在咀嚼、刷牙等面部活动时经常出现右侧面部刺痛,以三叉神经眼支及上颌支支配范围为主,每日发作约2~3次,每次持续约1~2min,给予卡马西平口服,从200mg/d逐步加量至600mg/d,患者症状缓解后又加重。 既往:长期吸烟史30y,约40支/d,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右侧眼睑及上颌部轻触成触电样疼痛,持续约1min,未见明显皮肤感觉减退,静息状态下未见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入院前头CTA、MRA见右侧椎动脉颅内段明显扩张,基底动脉呈不规则瘤样扩张,走形迂曲
入院后诊断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右侧三叉神经痛。治疗及预后:全麻下将第一枚LVIS Intraluminal Support 5.5mm/25mm支架头端锚定于基底动脉-右侧椎动脉移行处,尾端释放于右侧椎动脉扩张处,第二枚LVIS Intraluminal Support 5.5mm/25mm支架头端锚定于第一枚支架后1/3处,两枚支架将椎-基底动脉扩张处完整覆盖。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疾病,曾先后被命名为“巨大延长的基底动脉瘤畸形”、“血管曲张样动脉瘤”和“梭形动脉瘤”等。20世纪80年代,Smoker等对126例患者行头部CT检查分析后,将其命名为VBD。关于VBD的发病机制目前没有明确统一的理论,曾经认为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导致VBD的主要病因,但随着动脉粥样硬化与VBD的发病率的不同等新证据的出现,该理念被逐渐否定。 现在人们认为VBD的发病机制主要为遗传因素导致肌纤维发育异常,从而导致动脉内弹力层缺如、纤细和(或)平滑肌层萎缩有关。该机制看似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相似,但两者早期病理改变不同,动脉粥样硬化以脂质浸润、内膜增生为主,而VBD以弹力层破碎变薄为主要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