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3岁。因“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1 d”于2014年11月24日入院。既往有慢性肾功能衰竭5年,长期行腹膜透析治疗;有高血压病史5年,一直规律服用降血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较满意。
入院时患者意识模糊;颈抵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可见活动。头颅CT示SAH(图1A)。于2014年11月2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头颅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提示左侧颈内动脉BBA,大小为2.7 mm×2.1 mm,瘤颈宽2.3 mm(图1B)。
图1左侧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患者(例1)手术前后影像A.头颅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B.术前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
术前给予氯吡格雷525 mg,纳肛,全身肝素化。导引导管在泥鳅导丝引导下置于左侧ICA岩部,Headway支架导管(Microvention,美国)远端在微导丝引导下置于载瘤动脉,释放2枚4.5 mm×18 mm LVIS支架(Microvention,美国),造影见动脉瘤仍有显影(图1C)。
图1C.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仍有显影; 术后自然中和肝素,立即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商品名:欣维宁)100 ml,4 ml/h微量泵维持24 h;术后第2天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 mg/d、拜阿司匹林100 mg/d,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个月。术后1个月造影,提示动脉瘤体积较术前增大(图1D),给予停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治疗。术后3个月造影提示动脉瘤体积较术后1个月变小(图1E),术后7个月造影显示ICA通畅,未见明显动脉瘤残留及复发(图1F)。
图1D.术后1个月造影示动脉瘤体积较术前增大;E.术后3个月造影示动脉瘤体积较术后1个月明显变小;F.术后7个月造影未见明显动脉瘤残留及复发,载瘤动脉通畅
颈内动脉BBA患者预后很差,即使得到及时的治疗,仍有50%的病死率,在幸存者中,有70%的患者留有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旧。目前,对于颈内动脉BBA的治疗主要有开颅手术和血管内治疗。因该种动脉瘤呈血泡样,壁薄、易碎,在暴露和夹闭过程中再出血率可高达33%~80%,致残率及致死率高,预后差。经血管内单纯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是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动脉瘤主要位于ICA主干、血流量大、受到血流直接冲击大、瘤颈宽、体积小及浅袋状的形态特征等,治疗后易发生弹簧圈的移位一,故再出血率及动脉瘤增大的风险超过50%。 目前,对于BBA仍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及对该病的认识深入,经血管内治疗的重点应是加固病损的血管壁和“瘤颈”。目前,经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主要有双支架或多支架、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及血流导向装置等。甚至采取分期经血管内治疗。LVIS支架是一种新型编织支架,网孔直径仅1 mm,较目前常用的激光雕刻支架(如Neurofonn等)及编织支架(如Solitaire)等网孔小,整体顺应性好。顺应性网孔设计使得支架更加灵活并且允许微导管穿过,与更小的微导管和球囊导管兼容。目前使用的血流导向支架可提供20%~40%的金属覆盖率,而LVIS支架金属覆盖率为17%~23%,远高于其他颅内动脉瘤辅助支架。 本组2例患者均使用LVIS支架,且均顺利到达位置,第1例患者单纯使用2枚LVIS支架覆盖动脉瘤颈,术后即刻动脉瘤仍有显影,术后1个月造影显示动脉瘤增大、加重,停用氯吡格雷及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术后3个月和7个月复查,动脉瘤持续变小,未见明显动脉瘤残留及复发,载瘤动脉瘤通畅。LVIS支架网通过改变血流动力学,减少血流进入动脉瘤腔,从而使动脉瘤慢慢闭塞达到治愈结果。同时血管内皮细胞在支架上逐渐覆盖瘤颈,达到治愈目的。 1例患者使用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动脉瘤,术后即刻及复查均显示动脉瘤未见明显显影。对于颈内动脉BBA采用血流导向装置及带膜支架也是个很好的选择。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在欧美等国家已经成功应用于BBA的治疗,该装置虽已进入中国,但价格昂贵,目前用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国产Willis覆膜支架也有相关报道,但易影响ICA的重要分支如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等,且费用昂贵。本组初步经验表明,颈内动脉BBA已破裂出血患者,可行单一LVlS支架联合弹簧圈或者2个LVIS支架栓塞动脉瘤。但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仍需大样本、前瞻性、长期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