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青年男性,慢性病程。 主 诉:头颈不自主向右侧偏斜4年。 现病史: 现病史:缘于2013年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头颈部向右侧偏斜,下颌转向左肩,偶伴颈部疼痛,右手颤抖、麻木,起初程度较轻,未引起重视。随着病程进展,近2月患者头颈部向右侧偏斜程度加重,伴不 自主点头动作,手扶持颈部时症状可缓解,症状发作频繁时感颈部疼痛、右手颤抖程度加重,颈部活动 时常感觉有“咔嚓”响后出现颈部疼痛,平卧休息后颈部疼痛可稍缓解,右手抓持物品时颤抖加重,休 息时右手颤抖减少,影响夜间睡眠,出现烦躁不安。曾就诊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未 见明显异常,未予以特殊处理。1周前曾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予以“盐酸苯海索”、“硫必 利”、“巴氯芬”、“维生素B1”等对症处理,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今为求系统诊治,遂来我科,拟 “痉挛性斜颈”收入,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一般,二便正常,体征近期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无特殊 个人史:吸烟4年,平均10支/日,未戒烟。 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
入院查体:体温: 36.8℃,脉搏:7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0/70mmHg 。心肺腹未见异常。专科查体:神清,构音清晰,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正常及远、近记忆力、判断力、理解力、计算力正常,自知力存在,情绪焦虑。颈无抵抗,Kernig、Brudzinski征阴性。头颈面部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头部无压痛,无强迫头位,听诊无血管杂音。粗测嗅觉及远、近视力正常,视野无缺损。眼底检查:视乳头边界清晰,动:静脉=2:3。眼睑无下垂,眼球位置居中,各向活动无受限,未见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调节、辐辏反射存在。颜面部痛温触觉正常,张口无偏斜,咬颞肌有力,角膜反射正常。未见面肌抽搐,眼裂对称,双侧额纹、鼻唇沟无变浅,舌前2/3味觉存在。粗测听力正常,Rinne试验双侧均阳性(气导大于骨导),Weber试验居中。发音正常,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软腭上抬有力,悬雍垂居中,咽反射正常,舌后1/3味觉存在。转颈、耸肩对称有力。口腔中舌位居中,伸舌无偏斜,未见舌肌萎缩及纤颤。未见不自主运动,右利手,无肌肉萎缩,肌张力正常,四肢肌力远端、近端均为Ⅴ级。双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Romberg's征阴性,姿势、步态正常。躯干和四肢痛温触觉及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皮层觉正常。双侧桡骨膜、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反射
及膝、踝反射(++),Hoffmann、Rossolimo征(-),上、中、下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存在。双侧Babinski、Chaddock、Oppenheim、Gordon征(-),无强握反射及脊髓自主反射。皮肤色泽及皮温正常,无汗腺分泌障碍,大小便正常,皮肤划痕征阴性。 入院查颈部平片提示:颈椎右侧弯,必要时建议CT检查。
铜蓝蛋白(CER) 21.3 mg/dl 15--30 抗核抗体(ANA) 阴性(-) 阴性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阴性(-) 阴性 抗蛋白酶3抗体(PR3-IgG) 阴性(-) 阴性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GBM) 阴性(-) 阴性 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阴性(-) 阴性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阴性(-) 阴性 余三大常规、血生化未见异常。
诊断:痉挛性斜颈 治疗: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300iu 胸锁乳突肌分点注射 盐酸氟西汀胶囊 1粒/天
痉挛性斜颈治疗主要有:1.药物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根治。常用的药物有美多巴、巴氯芬、安定类、氟哌啶醇等。2.肉毒素注射治疗,有效,但是药效持续时间约为3-4个月,病人需要反复注射才能获得长期的缓减。3.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多种,有效率亦不同,有相应的风险。4.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安全、有效,但费用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