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慢性心衰

黄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IV期

主诉 病史

主诉:反复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浮肿7年,加重3周 现病史:患者缘于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伴胸闷、心悸,无咳嗽、咳粉紅色泡沫样痰,伴 有双下肢水肿,无头晕、头痛,无胸痛、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未予特殊处理。3周前无明显诱因再 发气促加重,活动后气促明显,伴夜旧阵发性呼吸困难,不可平卧,伴有胸闷、心悸,咳嗽、少痰,偶伴胸 痛,持续数分钟,休息后可缓解,伴双下肢水肿,无恶心、呕吐,无腰胀、腹痛,无发热、寒颤。现为进一 步诊治,遂至我院门诊就诊,拟“慢性心力衰竭”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差,胃纳欠佳,大 小便无异常,体力欠佳,体重无明显改变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 体温:36.3℃,脉搏:64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24/78mnHg。双侧呼吸运动对 称,肋间隙未见异常,双侧语颤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 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1.0cm,搏动范围直径约为2cm,心前区无震颤或异常搏动,无心包摩擦感心界不大,心率64次份分,心律齐,未闻及早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诊断 处理

诊断: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完善相关检查,予心电监测、利尿、强心、磷酸肌酸钠改善心脏循环等治疗。

随访 讨论

随访讨论:慢性心衰(CHF)的治疗已从利尿、强心、扩血管等短期血流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为以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为主的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 1.病因治疗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2.改善症状根据病情调整利尿剂、硝酸酯和强心剂的用法用量; 3.正确使用神经内分泌抑制剂从小剂量增至目标剂量或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剂量。

发布于 17-12-27 19:51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