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慢性心衰病例1例

姜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左心衰竭

主诉 病史

患者男,8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9年,加重伴头量4天”入院。病情特点: 1、老年男性,慢性病程。 2、患者于9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闷位于心前区,伴心悸,行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无胸痛,无明显压榨感,无向它处放射,与活动无有明显关系,每次发作持续半小时,发作时偶伴有呼吸困难,无明显大汗淋离,无恶心、呕吐,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模糊、耳鸣。后患者于2014年3月再次发作胸闷伴夜间阵发呼吸困难入院,行冠脉造影示冠脉未见明显狭窄及血栓,结合心脏彩超明确诊断:“老年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 二尖瓣中度返流 主动脉瓣中度返流 左心、右房扩大 慢性房颤 心功能Ⅳ级” ,后规律服用蒙诺、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治疗,症状发作明显减少。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心悸,伴头晕,有黑蒙,无胸痛,无恶心,呕吐。为求进一步诊治,拟“瓣膜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收住我科,发病以来,精神、胃纳一般,睡眠一般,二便未见明显异常。 3、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9余年,血压最高180/110mmHg,近期服用“福辛普利 倍他乐克”控制血压,家中定期监测血压情况,血压控制尚可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输血史,未发现明显药物过敏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查体 辅查

入院查体:T36.8℃,P65次/分,R20次/分,Bp180/110mmHg,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腔粘膜光滑,咽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心室率82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律不齐,脉搏短绌,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明显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4/6级收缩期杂音,三尖 瓣听诊区可闻及3/6收缩期杂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助下未及,双下肢轻度浮肿,神经系统查体未及特殊异常。辅助检查:2014年3月住院期间行心脏超声示:1、左心、右房增大,左室壁增厚,运动欠协调;2、心脏瓣膜退行性变并二尖瓣、主动脉瓣中度返流、三尖瓣轻-中度返流、肺动脉瓣轻度返流;3、主动脉窦部及升主动脉增宽; 4、肺动脉高压;5、EF:54%;6、心包积液(少量)。2014年8月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心影明显增大,冠脉呈均衡型,左主干(LM)未见明显异常,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动脉硬化,未见明显狭窄及血栓;右冠脉(RCA)粗大,未见明显狭窄及血栓。入院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T波改变。

诊断 处理

诊断:1.老年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 二尖瓣中度返流主动脉瓣中度返流左心、右房扩大慢性房颤 心功能Ⅳ级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左室肥厚。治疗:给予呋塞米、培哚普利、螺内酯、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磷酸肌酸钠等药物行抗心衰、调脂、降压抗血小板、改善循环、营养心肌等治疗。

随访 讨论

患者无诉头晕,一般情况良好。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粗清,心室率76次/分,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律不齐,脉搏短绌,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明显舒张期杂音二尖辦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三尖辦听诊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余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膜部查体无特殊。讨论:慢性心衰的治疗包括一、一般治疗(一)去除诱发因素(二)监测体质量(三)调整生活方式包括1.限钠2.限水3.营养和饮食4.休息和适度运动。四)心理和精神治疗(五)氧气治疗。二、药物治疗(一)利尿剂(二)ACEI(三)13受体阻滞剂(四)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五)ARB(六)地高辛(七)伊伐布雷定(八)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联合应用:1.ACEI和B受体阻滞剂的联用:两药合用称之为“黄金搭档”,可产生相加或协同的有益效应,使死亡危险性进一步下降。ACEI和B受体阻滞剂黄金搭档基础E加用醛同酮受体拮抗剂,三药合用可称之为“金三角”。

发布于 17-11-26 16:29

7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