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丙肝肝硬化肝癌

严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原发性肝癌 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

主诉 病史

患者男,55岁,因“上腹部不适1年余,肝Ca术后9天”入院。 患者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硬质食物后可加重,呈间断发作,无发热、恶心、呕吐等不适,于2017年9月行CT检查示:1、肝右叶稍低密度影,大小约6.7*5.7*3.6cm,界欠清,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于2017年9月于我院行肝癌手术,术后8天开始进少量流食,解黑色大便一次,术后第八天患者突发烦躁不安、躁狂,考虑肝性脑病,给予瑞甘、肝醒等治疗,术后第九天意识转清,仍稍感烦躁,能进少量流质饮食,无恶心、呕吐、黑便,感下腹切口钝痛,偶有咳嗽,无咳痰、咳血,无畏寒、发热、盗汗,每天可引流出淡黄色腹水1500-2000ml,现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肝癌术后 丙肝肝硬化失代偿 肝性脑病”收入院。 病程中,患者时有精神烦躁,睡眠、食欲一般,今日大便未解,24小时尿量波动在2000-3500ml,体力稍减低,体重变化不详。 既往史:3年前发现有糜烂性胃炎史,间断治疗,具体不详;肾结石病史,未做特殊处理;2017年9月我院“肝占位切除+胆囊切除术”史,住院期间发现丙肝抗体阳性,RNA阳性。    

查体 辅查

查体:T:36.8℃,P:105次/分,R:20次/分,BP:137/87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急性病容,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心率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专科情况:患者急性病容,烦躁不安,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无肝掌蜘蛛痣,肺部听诊未及明显异常,心率105bpm,心律不齐,腹部饱满,右侧胸腹部可见长约25cm手术切口,引流管处可见化脓积液,伤口周围可见淤血瘀斑,腹软,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辅检:2017-8-8我院胃镜:十二指肠霜斑样溃疡,隆起糜烂性胃炎3级(活检定性)。2017-9-11肝脏超声:肝硬化,肝内多发实性结节,结合超声造影表现考虑为肿瘤性病变,肝Ca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2017-9-11超声显像示:1、慢性肝病声像图改变,存在肝硬化征象,2、肝内多发实性病灶,性质待定,建议进一步检查,3、胆囊壁增厚、水肿,4、脾大,5、胰腺未见异常。2017-9-12CT示:1、肝硬化,脾大;2、肝右叶稍低密度影,大小约6.7*5.7*3.6cm,界欠清,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快进快出”式强化,团块上缘包含弱强化结节,考虑恶性肿瘤性病变,肝细胞癌可能性大;3、胆囊多发结节,较大者0.9*0.6cm,肝内外胆管无扩张;4、胃肠道充盈欠佳,未见明显梗阻征象;5、肝门区可见数枚增大淋巴结,较大者约1.8*1.1cm。2017-9-14心脏彩超示:升主动脉增宽,双房增大,心房纤颤。2017-9-14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电轴左偏。    

诊断 处理

诊断:肝癌术后 丙肝肝硬化失代偿 肝性脑病 心律不齐,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左前降支心肌桥 糜烂性胃炎 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1、给予告病重,心电监护,完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2、给予抗感染、脱水醒脑、护胃、护肝、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及时处理。  

随访 讨论

鉴别诊断:1、继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大多为多发性结节,临床上大多无肝病背景,多不伴肝硬化,除个别来源于胃、结肠、胰腺的继发性肝癌病例外,血清AFP多成阴性,影像诊断多成多个大小相仿的占位性病变。2、肝硬化、肝炎:原发性肝癌常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两者鉴别常有困难。肝硬化病情发展较慢,常有反复,肝功能损害较显著,血清AFP阳性多提示癌变,少数肝硬化肝炎患者也可出现AFP升高,但往往为“一过性”升高,且多伴有转氨酶显著升高,肝癌血清AFP为持续性升高,往往超过400ug/l,此时与转氨酶下降呈曲线分离现象。

发布于 17-11-01 19:39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