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双下肢间歇性跛行1年余

罗医师   天津市泰达医院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主诉 病史

既往史:老年男性,既往下肢动脉血栓病史4年,就诊于海洋石油总医院,已愈。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最高血压180-200/70-800mmHg,平素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2.5mg,Qd降压治疗,现血压控制140-150/70-80mmHg之间,冠心病病史10余年,平素口服阿司匹林100mgQd、阿托伐他汀钙胶囊20mgQN治疗,脑梗死病史4年,遗留有言语不利后遗症,平素口服奥拉西坦0.8gBid及脑心通胶囊1.6gTid对症治疗,1964年于塘沽医院行阑尾切除术,2015年行左下肢动脉扩张成形+支架置入术,手术效果满意。多次因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入住我科住院治疗,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半年余无明显诱因下首先出现双下肢麻木感,伴小腿疼痛,而后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长距离行走后双下肢无力,伴有酸痛感,休息后可缓解,无夜间静息痛,近期病情逐渐加重,行走30-50米后出现右下肢疼痛、无力,右下肢有发凉感,双下肢无麻木感。今为进一步治疗来院就诊,门诊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为诊断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近期无明显体重减轻。

查体 辅查

体温 36.2℃ 脉搏 74次/分呼吸 18次/分 血压 131/64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语言流利,步入病房,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大小正常,五官端正,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口唇无苍白,咽无充血,扁桃腺无肿大,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未扪及肿大,颈静脉未见及怒张,胸廓左右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大小正常,HR:74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未见及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及腹部包块,Murphy(-),肝脾肋下未及,叩诊呈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肾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脊柱生理弯曲存在,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查体详见专科情况。双侧Babinski征阴性,Hoffman征阴性。 专科查体:双下肢无水肿,无皮肤破溃,双侧小腿皮肤苍白,可见少量色素沉着,无压痛,双侧膝关节以下皮温低,双侧股动脉搏动良好,右侧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未扪及。左侧肢体动脉搏动可扪及。 辅助检查:双下肢动静脉彩超:1.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双侧胫前动脉及双侧足背动脉闭塞;双侧股总动脉及双侧股浅动脉不均匀性狭窄2.双下肢深静脉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处理

诊断1.双侧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高血压3级(极高危)4.脑梗死后遗症 治疗:予前列地尔(凯时)扩血管、灯盏花注射液营养脑神经并疏通动脉血管及红花黄色素、左卡尼汀等保护心功能等对症治疗,同时口服奥拉西坦营养脑神经、地奥司明片脉血康胶囊改善微循环及其他降压降脂等对症治疗。

随访 讨论

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一般见于中老年人,常伴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受病变进展的速度、侧支循环的多寡、个体的耐受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症状一般由轻至重逐渐发展,但在动脉硬化闭塞症基础上继发急性血栓形成时,可导致症状突然加重。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另外,酸痛的部位与血管病变的位置存在相关性。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对于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用Fontine分期或Rutherford分期进行划分,以增加临床评价的客观程度,并使各类临床治疗结果之间具有更强的可比性。目前常用的是Rutherford分期,由轻至重分为0~6共七个等级。 1.Rutherford0级 无临床症状,踏车试验或反应性充血试验正常,无动脉阻塞的血液动力表现; 2.Rutherford1级 轻度间歇性跛行,完成踏车试验,运动后踝动脉压>50mmHg,但休息时踝动脉压低于约20mmHg; 3.Rutherford2级 中度间歇性跛行,界于1和3之间; 4.Rutherford3级 重度间歇性跛行,不能完成踏车试验,运动后踝动脉压<50mmHg; 5.Rutherford4级 缺血性静息痛,休息时踝动脉压<40mmHg,足背和胫后动脉几乎不能触及,足趾动脉压<30mmHg; 6.Rutherford5级 小块组织缺损、非愈合性溃疡,局灶性坏疽伴足底弥漫性缺血改变,休息时踝动脉压<60mmHg,足背和胫后动脉几乎不能触及,足趾动脉压<40mmHg; 7.Rutherford6级 大块组织缺损,超过跖骨平面,足部功能无法保留,其余标准同Rutherford5级。(标准踏车试验在15度斜面上,速度为每小时2英里,时间5分钟)。 该病的预防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塞症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1.对存在上述一个或数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诊治可能存在的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 2.对于已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应早期加强锻炼、严格用药,并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皮肤破损及外伤等,以防病情加重。 3.对于已行手术或治疗的患者,上述预防措施仍需坚持应用,以预防手术部位血管再狭窄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发生病变。

发布于 17-03-24 23:25

17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