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分裂样人格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一例

何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精神分裂症 人格障碍

主诉 病史

患者男,21岁,因孤僻懒散、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7年伴脾气暴躁半月于2012年5月31日入院。患者自幼性格内向,平时少与外人交往,没有朋友,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在校时常和同学发生争执,不能胜任学业,曾被班主任建议留级,但仍不能胜任学业及融入新的集体。上初中后患者渐出现多疑敏感,看到同学在一起小声说话便怀疑是在议论自己。同学无意中碰到自己,便觉得是嫌自己碍事,要赶走自己,从不主动与同学来往,后因跟不上课程,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被老师劝退,去了一所技校。在技校期间,患者仍经常和同学发生争执,常伴有肢体冲突,在一次打架中被同学打到肋骨,此后患者便觉得肋骨疼痛。女同学用手打了患者的头,患者又觉得自己的眼部不适,自认为伤了眼神经出现“斜视”。患者曾多次去医院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但患者始终不相信检查结果,认为医生检查的不仔细,看到家人在和医生说话便觉得他们是商量好的,并不再相信家人和医院,自己自行买药服用,但患者不适感始终存在。在家中不与家人交流,家中来客不知接待,并拒绝参加一切聚会。在工作中不与同事交谈,闲暇时常自己躲到外面,同事主动和患者说话,患者便觉得同事不怀好意,肯定有别的目的。生活中患者也变得特别爱“干净”,别人动过的餐具,患者绝不使用,吃饭时手碰到餐具以外的东西便要重新洗手,并常需半小时以上,家人问其原因患者则诉要洗干净。故来院诊疗。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 辅查

查体:入院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较困难,与之交谈患者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并有不耐烦的情况(还没问完啊,你怎么这么多问题)。不暴露思维内容,只诉自己的肋部及眼部不适。注意力尚集中,记忆、智能可,情感反应不协调,意志活动减退,无自知力。

诊断 处理

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入院后给予利培酮(卓夫)系统治疗,最大剂量5mg/d,患者因不配合治疗、藏药后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用喹硫平(启维)400mg/d系统治疗,并加用度洛西汀40mg/d,丙戊酸钠0.6g/d合并治疗,患者虽肋部疼痛减轻,但眼部不适仍存在,精神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后经省级知名专家会诊后,该患者确诊为分裂样人格障碍。

随访 讨论

讨论:分裂样人格障碍临床表现为认识和反应心理过程均严重偏离正常,特点是思维脱离现实,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常有少言寡语,与之交谈,很少暴露其内心活动。好猜疑,待人冷漠,不近人情,缺乏对他人的体贴关怀,患者本人亦无强烈的情感体验。孤僻,缺少知心朋友,在社会交往中表现的腼腆胆怯等。而精神分裂症常无明显诱因起病,阳性症状可伴有感知觉障碍(多为听、视幻觉)、各种妄想性体验(如敏感多疑)以及人格、情感反应、意志、行为和社会功能的障碍,比如缺乏情感、缺乏始动性、言语贫乏、兴趣缺乏、行为懒散、社交退缩等。该患者在病史中的社会功能受损(不能与同学正常交往、学习成绩差、亲情淡漠等)、怪异行为(过分的爱“干净”致洗手时间很长,怀疑同学、同事,不适体诉多等)等症状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比较类似,但缺少相应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经长期临床观察及病史回顾,患者的相应症状应为分裂样人格障碍的表现。此病例可帮助同仁们在临床诊断中提供参考。 

发布于 16-11-21 12:12

10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