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经量增多两年

吴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主诉 病史

女,50岁,已婚。 因“经量增多2年,彩超检查发现子宫多发肌瘤1年余”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15岁初潮,4-5/30天,量多,无痛经。患者自诉2年前自觉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最长可达10天,可见明显凝血块,经期有下腹部坠胀感。LMP:2016-08-15。2016年3月20日我院门诊三维彩超提示子宫多发肌瘤(肌壁间、粘膜下、浆膜下),较大者位于后壁2.5*2.1cm,陶氏腔积液。2016年2月22日我院门诊三维彩超提示子宫多发肌瘤(肌壁间、粘膜下、浆膜下),右侧宫角浆膜下、底部壁间分别可见2.3*2.6*2.4cm,1.4*1.0cm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宫腔中下段可见2.6*1.8*2.0cm低回声团。 月经史:4-5/30天,量多,无痛经。LMP:2016-08-15. 婚育史:25岁结婚,G3P1,丈夫体健。 既往史:体健。2014年11月外院因甲状腺腺瘤行右侧甲状腺切除术+左抗甲状腺次全切。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T:36.5oC,P:78次/分,R:20次/分,BP 107/69 mmHg。 专科检查;外阴已婚型,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前位,无压痛,活动可。双附件未及异常。 辅检:超声:子宫形态失常,宫体切面内径6.3*5.6*6.0cm,肌壁回声不均,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团,较大者位于右底部,大小为2.5*2.5cm,向浆膜外突起,边界清晰。

诊断 处理

诊断:子宫多发肌瘤 处理: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随访 讨论

术后病理:1.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2.分泌期形象子宫内膜;3.慢性子宫颈炎伴鳞状上皮化生及纳氏囊肿形成,局灶区域鳞状上皮CIN I级。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症状的有无,肌瘤的部位、体积大小、生长速度、数目,造成子宫的变形情况,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病人的意愿等因素。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常建议行子宫切除术。

发布于 16-09-26 17:51

8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