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之一:寒热往来似疟疾

孙医师   宁津县中医院
疟疾

主诉 病史

中年男性,冷热交作一月有余,每日上午11时左右开始,至夜间12时左右止,期间忽冷忽热,初起呵欠乏力,全身汗毛孔粟起,继而寒战发作,添衣也不能温,然后寒起热来,体若燔炭,体温39.5度左右,口干渴,口苦,最终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而缓解。伴神疲乏力,服西药、静滴抗生素均无效。

查体 辅查

身体瘦弱,面色少华,精神不振,言语低微,舌质红,舌体薄,边尖有齿痕,脉弦细无力。 其他辅助检查无异常

诊断 处理

中医诊断:发热(邪在少阳,正虚邪实) 中医治疗:和解少阳,扶正达邪 方药: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10 党参15 半夏10 黄芩10 草果10 何首乌15 知母15 槟榔10 厚朴10 常山10 生甘草10 生姜3片 大枣5枚。5剂,水煎服。 二诊:药后症减,寒热往来未作,汗出少,胃纳増,唯乏力如前,且有自汗,舌脉未变。原方去厚朴、槟榔,加黄芪、龙骨、浮小麦续服。

随访 讨论

二诊方共服15刘,诸症悉除,未再发作。 讨论:本例外感月余,余热未清,留连少阳,未及发越而正气已虚,故寒热往来,发作有时。虽未找到疟原虫,但是从中医辩证角度来看,仍属疟疾,所以用小柴胡汤加味,并加入截疟专药常山,其他药物系达原饮与何人饮之意,故获显效。 小柴胡汤中,柴胡和解退热,疏肝升阳,黄芩清少阳之热,共为主药;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扶正;甘草调和诸药。该方治疗主证:少阳病之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应用时"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现在引申应用于治疗感冒、疟疾、支气管炎、肺结核、百日咳、慢性肝炎、胆囊炎、胃肠炎、胰腺炎、慢性肾炎、脑积水、月经不调、妊娠呕吐、美尼尔氏病,以及耳目等疾患,近期将陆续介绍。

发布于 16-06-22 12:34

1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