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甲状腺双叶乳头状癌合并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王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甲状腺肿 结节性甲状腺肿

主诉 病史

主诉:患者为39岁中年男性,因“体检发现甲状腺双叶结节4+月”入院。 现病史:4+月前体患者体检发现甲状腺双叶结节,无声嘶、饮水呛咳,无心悸、多汗、消瘦,无多食易激、无疲乏、淡漠等。自患病来,患者食欲尚可,睡眠精神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既往史无特殊。

查体 辅查

查体:颈部皮肤无破溃,颈部血管无怒张,甲状腺II度肿大,无压痛,甲状腺右叶中份扪及大小1.5*1.5cm结节,左叶中份扪及1*1cm结节,上述质硬,活动度稍差,未闻及血管杂音,双颈大血管旁可扪及数个淋巴结,较大位于左颈大血管旁,约2*1cm,质稍硬,活动度差。气管居中,发音正常。 辅助检查:彩超示:甲状腺实质回声欠均匀,右叶大小约40*18*19mm,左叶大小约46*16*20mm,右叶中份及中下份分别查见约15*14*16mm弱回声团块和5*5*4mm弱回声结节,左叶中下份查见约4*4*3mm弱回声结节,左叶中份腺体深面查见约10*7*8mm弱回声结节,上述结节及团块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数个点片状强回声。左叶中下份另见约6*4*6mm低回声结节,边界较清,形态较规则。双侧颈部Ⅱ、Ⅲ、Ⅳ区及颈部Ⅵ区(胸骨上窝)均查见多个淋巴结,左侧较大位于Ⅲ区,约18*5mm,右侧较大位于Ⅳ区,约13*7mm,Ⅵ区淋巴结较大约10*7mm,上述淋巴结部分皮髓质分界不清,部分内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及斑片状强回声。颈部增强CT:甲状腺双侧叶分别见直径约0.5cm、0.9cm低密度小结节影,未见明显强化,左侧叶后份另见一钙化小结节。双侧颈动脉鞘旁、颈后三角、颌下、颏下多个淋巴结显示、部分增大,较大位于右侧颌下,大小约2.5x2.2cm,增强扫描可见强化。双侧腮腺及颌下腺未见确切异常。穿刺提示:甲状腺右叶结节乳头状癌。甲状腺左叶结节乳头状癌待排。左颈淋巴结乳头状癌转移。右颈淋巴结乳头状癌转移。甲功正常。

诊断 处理

诊断:1、甲状腺双叶乳头状癌伴双颈部淋巴结转移(cT1bN1bM0);2、结节性甲状腺肿;3、桥本甲状腺炎 手术:甲状腺全切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双颈侧区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

随访 讨论

术中见:甲状腺右叶中份及中下份分别见约15*14*16mm和6*6*5mm灰白色结节,左叶中份及中下份分别查见约4*4*3mm和10*7*8mm灰白色结节,质硬,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肉眼见甲状腺被膜累及,其中右叶肿瘤见侵及颈前肌。左叶中下份另见约6*4*6mm结节,质软,边界较清,形态较规则。双侧中央区可见数枚肿大淋巴结,最大约8*8*6mm,质硬。双颈II、III、IV、V区可见数枚明显黑染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2*8*8mm,质硬,固定。 术后病理:<甲状腺右叶及峡部>乳头状癌,侵出甲状腺被膜,侵及周围骨骼肌组织。余甲状腺呈结节性甲状腺肿改变。 <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共2灶),均侵及甲状腺被膜。余甲状腺呈结节性甲状腺肿改变。 <淋巴结>送检“右3A区LN”(3/5)枚,“右侧4A区LN”(1/5)枚,“右侧4B区LN”(1/1)枚,“右侧6A区LN”(1/1)枚,“左侧3A区LN”(1/5)枚,“左侧4区LN”(1/4)枚,“气管前LN”(2/2)枚,“左侧中央区LN”(4/4)枚查见癌转移。“右侧2A区LN”5枚,“右侧2B区LN”2枚,“右侧3B区LN”1枚,“右侧5区LN”2枚,“右侧6B区LN”1枚,“左侧2区LN”5枚,“左侧2B区LN”2枚,“左侧3B区LN”4枚,“左侧5区LN”7枚,“左颈浅LN”1枚,均未查见癌转移。“右侧3区LN”、“左侧2A区LN”、“左侧4B区LN”、“喉前LN”、“右颈浅LN”送检纤维脂肪组织,未查见癌累及。 术后诊断:1、甲状腺双叶乳头状癌伴双颈部淋巴结转移(T3N1bM0);2、结节性甲状腺肿;3、桥本甲状腺炎 随访:患者术后5天拔管出院,PTH、血钙无明显异常,无声嘶。 讨论:患者双叶乳头状癌伴双颈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明确。病例可引出猜测:肿瘤侵及颈前肌群时,侧区转移可能性大。术前辅助检查,需要特殊关注。

发布于 16-05-24 15:10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