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碘131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

王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主诉 病史

主诉:患者76岁老年女性,因“甲状腺全切术后3年,发现颈部淋巴结长大1年”入院。 现病史:3年前,患者因“甲状腺右叶乳头状癌伴右颈淋巴结转移、双肺转移”行“甲状腺全切术+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右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提示:甲状腺右叶乳头状癌。术后无声嘶、手足麻木不适,予以优甲乐抑制治疗。术后给予碘131治疗。碘131治疗后核素显像:颈部可见功能性甲状腺组织,未见明显转移征象。1年前,患者随访发现颈部包块,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提示:乳头状癌。现口服优甲乐 75ug qd。自患病来,患者食欲尚可,精神可,睡眠稍差,二便同前,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高血压病16年,现口服硝苯地平片 30mg qd,平素血压控制在130-140/90-100mmHg。

查体 辅查

查体:颈部可见长约15cm手术弧形瘢痕,左颈部血管扩张,无皮肤破溃。左侧锁骨上扪及大小约2cm结节,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右颈部气管旁扪及大小约2cm结节,质硬,活动尚可,无压痛。双侧颈部余部位未扪及明显长大淋巴结。气管居中,发音无嘶哑。 辅查: 彩超示:右侧颈部气管旁查见大小约20*13*17mm的弱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可见片状无回声区,内可见点线状血流信号。左侧叶残余腺体大小约10*9*17mm,内未见确切团块回声,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左侧锁骨上区查见数个淋巴结,较大约4*4mm,皮髓质分界欠清,内血流信号不丰富。左侧颈部及右侧锁骨上区未见长大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提示:乳头状癌。 颈部增强CT:甲状腺未见确切显示,右侧颈前部分肌肉缺损,部分肌间隙脂肪间隙模糊,颈前见软组织结节、肿块影,最大约1.8x2.4cm大小,增强左侧明显强化、右侧不均匀强化。颏下间隙、颌下间隙、双侧颈根部、颈动脉鞘旁及颈后三角区淋巴结显示,未见明显增大。右侧颌下腺萎缩。咽喉部未见异常。双侧腮腺未见异常。右侧上颌窦下壁见小囊状软组织密度影。颅底骨质未见异常。 胸部增强CT:胸廓对称,双肺纹理增多,左肺散在小结节影,部分结节可见钙化,双肺见少许条索、小片影,增强未见异常强化灶。气管及叶、段支气管未见狭窄、闭塞及扩大,肺门大小、位置未见异常。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无肿大,纵隔未见移位。心脏稍丰满,心包未见积液。主动脉及左冠脉壁钙化。双侧胸腔未见积液。双侧胸膜局部稍增厚。 核素显像:见少量甲状腺左叶残余,未见肺部等远处转移。

诊断 处理

诊断:1、甲状腺右叶(R)乳头状癌术后右颈(R)及左(L)锁骨上淋巴结转移(cTxN1bM0);2、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碘131治疗后;3、高血压病 手术:右侧(R)中央区清扫术+右(R)颈侧区择区性淋巴结清扫+左(L)颈侧区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喉返神经探查监测术

随访 讨论

术中见:残余甲状腺未探及。术中彩超定位,右颈颈4区,左颈颈浅淋巴结可见肿大淋巴结,位于皮下,大小约2.5*2.5*2cm。右侧中央区可见数枚肿大淋巴结,质稍硬。未见右侧颈内静脉。术中发现右侧咽侧壁肿大淋巴结,大小约1.5*1cm,位于咽壁肌肉内,与周围明显浸润,术中探查左颈II,III,IV,V区均可见数枚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0*10*8mm,质中。清扫左侧II、III、IV、V区淋巴结。 术后病理:<淋巴结>送检之“左侧2B区淋巴结”(1/1)枚、“左侧3A区淋巴结”(1/6)枚、“颈浅淋巴结”(1/2)枚查见乳头状癌转移。“右侧4B区淋巴结”皮下查见乳头状癌累及。“右侧咽淋巴结”骨骼肌间查见乳头状癌累及。 “左侧2A区淋巴结”2枚、“左侧4A区淋巴结”8枚、“左侧4B区淋巴结”2枚、“左侧5区淋巴结”1枚、“右侧3B区淋巴结”2枚、“右侧6区淋巴结”2枚均未见癌转移。“右侧6区淋巴结”另查见少许涎腺组织,未见癌累及。“左侧3B区淋巴结”为纤维结缔组织,未见癌累及。 术后诊断:1.甲状腺右叶(R)乳头状癌术后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TxN1bM0);2.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I131治疗一次后;3.高血压病 随访:患者术后5天拔管出院,PTH、血钙无明显异常,无声嘶。 讨论:患者为老年,且为二次手术,手术风险较大。患者本次淋巴结转移,在3年内长大至2cm,恶性程度较高,很有手术必要。不了解前次手术情况,术中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损伤风险也较大,故在保证手术彻底的情况下,尽量少处理中央区,故未处理残余左叶,待术后碘131清甲治疗。患者右侧中央区、右颈侧区淋巴结在前次手术中已清扫,但有淋巴结转移,说明前次手术不彻底,指出规范手术的必要性。患者第三次手术风险更大,所以本次手术需要尽可能的彻底手术。

发布于 16-05-04 11:35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