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HIV抗体阴性者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

王医师   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艾滋病

主诉 病史

主诉:发热3天。 病史:患者,男,41岁,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3天,于2014年12月18日入院。患者体温最高39.0T,伴畏寒,伴咳嗽,阵发性,稍剧,咳痰,右侧胸痛。查胸部CT提示感染性病变,门诊拟“肺部感染”收住入院。

查体 辅查

辅助检查:上腹磁共振平扫+增强示: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腹水形成。12月17日胸部CT:两肺感染,右肺上叶部分实变。血常规示:WBC 6.6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62.5%,Hb 100 g/L,PLT 44x109/L,C反应蛋白(CRP)75.4 mg/L;血沉(ESR)34mm/h;降钙素原(PCT)0.5〜2.0 ng/mL。肝功能:ALT 17 IU/L,AST 21 IU/L,ALB 22.0 g/L。乙型肝炎标记物:HBsAg、HBeAg和抗-HBe均阳性;HBVDNA 6.6x102IU/mL;HCV、梅毒、HIV抗体均阴性。自身抗体系列、血管炎指标均阴性;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异常(CD4+ 35.6%、CD8+ 37.8%,CD4+/CD8+=0.94),未提示明显细胞免疫缺陷。 肺泡灌洗液培养及痰培养报告PM阳性:37℃培养或体内为酵母相,无色素产生(见图1A),镜下可见腊肠样酵母细胞及横隔(见图1C);25℃培养为菌丝相,产生具有特征性的红色色素(见图1B),镜下可见典型的帚状枝(见图1D)。

诊断 处理

入院后考虑社区获得性肺炎,故需覆盖革兰阳性菌及非典型病原体,结合患者基础情况差,有反复住院史,革兰阴性菌同时需覆盖,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效果差;12月21日改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无效后于12月25日更改为亚胺培南联合利奈唑胺治疗亦无效,12月26日患者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较前进展(见图2A、B)。 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右肺上叶支气管炎症,纤支镜刷片病理未见肿瘤细胞;同时送肺泡灌洗液培养。 2015年1月1日,肺泡灌洗液培养及痰培养报告PM阳性,考虑PM,予伏立康唑针0.2g每12小时一次静滴治疗,停用亚胺培南及利奈唑胺。 1月10日,患者阵发性咳嗽减轻,无明显咳痰,无发热畏寒,痰培养正常菌群生长,未检到嗜血杆菌;胸部CT示病灶较前好转,提示目前抗感染治疗有效,继续当前治疗。 1月27日,患者无发热、咳嗽,予带伏立康唑片出院。

随访 讨论

随访:2015年4月2日来我院复查胸部CT(图2C、D),均提示感染灶较前吸收。 讨论:PM是青霉属唯一的温度依赖性双相真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消化道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吸入分生孢子进入,后者被认为是最常见的途径,进入人体后可累及多脏器,常见肺、皮肤和肝损害,目前已成为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临床上也可见发生于非HIV感染的免疫功能正常者。

发布于 16-02-22 18:38

9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