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46岁男性,因“发现HBsAg阳性30年,身目黄染伴纳差1周”入院。1周前感冒后劳累后出现明显消化道症状。
查体:面色晦暗,皮肤黏膜巩膜深度黄染,肝掌(+)、蜘蛛痣(+),腹软,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扑翼样震颤阴性。辅助检查:入院后查白细胞12.01e9/l,中性粒比例0.658,Hb 119g/l,PLT 154e9/l,PT 33.8s,PTA 23%,肝功能AST 828,ALT 1170,ALB 29.5,Tbil 388.5,肌酐84。腹部彩超示慢性重型肝炎声像,右肝厚101mm,中-大量腹水,胆囊壁厚7mm。胸片示左下少许肺炎。肝炎系列示戊肝IgG阳性。胸部CT示双肺炎症。
诊断: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重叠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入院后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0Q8H13天,监测黄疸及白细胞等指标,白细胞峰值16.75e9/l,中性粒比例0.787,Tbil 706.6,咽拭子见白念菌,大便球杆比例倒置,予改用“万古霉素”治疗4天后查肌酐升高至144,予停用万古霉素,改用“替考拉宁”首日400mg后200mgQd,联合美罗培南0.5Q12h、氟康唑0.4Qd静滴治疗。同时予丙球10gQd静滴7d,后复查血象及胆红素逐渐降低,肌酐恢复正常,考虑抗感染有效,其间一度再次出现血象升高,考虑肌酐正常,将替考拉宁加至400mgQd、美罗培南加至1.0Q8h,再次予丙球治疗7天,患者感染再次控制。
患者现消化道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住院期间起初因感染控制不佳出现症状加重及血象升高,对患者肝脏恢复不佳,感染控制好后患者病情再好转。对于肝衰患者,感染控制极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