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性,58岁。既往长期饮酒30年,每天500ml黄酒。十年前体检发现乙肝大三阳,未行抗病毒治疗。此次因“乏力、纳差、皮肤发黄10天”入院。患者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纳差、皮肤巩膜发黄,伴尿色发黄。外院查肝功能提示:总胆红素542.8umol/L,凝血酶原时间32.2秒。乙肝DNA载量4.87*10^4IU/mL。为求进一步诊治入住我科。
入院时查体:神志清,精神萎靡,皮肤巩膜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心肺(-),腹膨隆,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4:入院后辅助检查,见图。
诊断:肝衰竭(乙型重型合并酒精)5入院后治疗:入院后予以告病重,一级护理,呋塞米、螺内酯、拖拉塞米利尿;甘草酸苷、谷胱甘肽保肝降酶、思美泰、苦黄、舒甘宁退黄,血浆、白蛋白及能量合剂营养支持;HGF促进肝细胞再生;维生素K1促进凝血因子生成;头孢他定抗感,胸腺肽调节免疫;凯时改善微循环。入院时予以恩替卡韦抗病毒。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凝血酶原时间进行性延长。入院半个月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至40秒,黄疸至618umol/L,同时出现肌酐升高。考虑出现肝肾综合症。于入院20天后转至我院外科行肝移植。
外科移植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排异反应。7.本病例我们需要考虑:患者入院时已经出现肝衰竭,当时抗病毒药为恩替卡韦,患者病毒从10^4下降到<500,但是患者肝功能却持续恶化,是否与恩替卡韦强效抗病毒引起肝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若该患者使用拉米夫定抗病毒的话结果如何?未抗病毒治疗的肝衰竭患者到底是该用LAM还是ETV呢?也许需要更多的循证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