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9岁。 主诉:反复咳嗽,咳痰4+年,复发1个月。 患者4年前冬季受寒后出现咳嗽,咯痰。在当地予以对症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上症缓解。但每年冬春反复发作,持续至来年立春缓解,具体用药不详,1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治疗后未见好转,至今未愈。治疗经过不详,今日就诊,证见,咳嗽,咯痰多,色白质稠,痰出咳平,胸闷痞满,食少便溏。 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可,小便,大便可。 既往史:患者3年前体检未发现高血脂;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结核、肝炎等病史;不饮酒,抽烟20年,每天约20支。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T38.4℃ P76/分 R23次/分 BP123/70mmHg 体格检查:体型肥胖,语言清晰,声音有力,神志清楚,精神可,营养中等,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瘀斑瘀点,无疤痕,无皮下色素沉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未见桶状胸,胸廓无畸形,心律齐,无杂音,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望闻切诊: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形体适中,表情自如,动作灵活,语声清晰,无异常气味,步态平稳,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辅检:胸片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心界不大。心电图及血常规未见异常。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起病缓,病程长。根据咳嗽,咯痰多,色白质稠,痰出咳平,胸闷痞满,食少便溏诊断为内伤咳嗽。患者因外感风寒出现外感咳嗽,久治不愈转变为内伤咳嗽,根据舌淡,苔白腻,脉濡滑辨证为痰湿蕴肺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脾虚生湿,上渍于肺,形成痰湿蕴肺之内伤咳嗽。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内伤咳嗽 痰湿蕴肺证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诊疗计划: 1.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胸片、生化等)。 2.中药以“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为法;方以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气汤加减;拟方如下: 半夏15g 苍术9g 茯苓15g 厚朴15g 白术15g 陈皮12g 莱菔子9g 砂仁15g 甘草6g 水煎服 日服一剂 一次300ml 一日三次 3.西药治疗镇咳祛痰对症治疗。 4.辨证调护(畅情志、调饮食、适寒温、慎起居)。
该患者诊断辩证正确么?处方上需要调整下么?大家看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