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有发冷、寒战,最高体温39.0℃,有咳嗽咳痰,咳黄色脓痰,后咳白色黏痰,痰易咳出,患者当地医院就诊,予以三代头孢菌素抗炎治疗(具体不详)6天,体温稳定3天,咳嗽、咳痰较前好转,后患者就诊于当地诊所,换用其他抗炎药物继续治疗(具体不详),2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9.0℃,伴有发冷寒战,予以美林退热治疗后体温下降不明显,遂就诊于我院急诊,化验示白细胞明显升高,肺CT示右肺中叶慢性炎症;双侧叶间积液?;予以其仙抗炎治疗,现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38.4℃,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诊。患者病来无反酸、嗳气、烧心、打嗝,无恶心、呕吐,发热时有心慌、胸闷、气短及周身疼痛不适,体温下降后可缓解,无头晕头痛,无痰中带血,无午后低热,无盗汗,无夜间憋醒,可平卧,昨日发热时伴有腹痛,体温下降后好转,无腹泻,饮食一般,睡眠一般,无尿频、尿急、尿痛,大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 13.80秒;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 69;凝血酶原标准化比值 1.2;凝血酶原比率 1.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 29.1秒;纤维蛋白原含量 5.29g/L;凝血酶凝结时间 15.0秒;CRP:C-反应蛋白 145.0mg/L;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 阳性(+1:160); (2015年09月29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7.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6.9%;淋巴细胞百分比 6.5%;单核细胞百分比 6.4%;中性粒细胞计数 14.7310^9/L;淋巴细胞计数 1.1110^9/L;红细胞计数 4.0510^12/L;血红蛋白 117g/L;血小板计数 24310^9/L;CRP:C-反应蛋白 30.4mg/L;肺炎支原体抗体:肺炎支原体抗体 阳性(+1:160);肺部CT右肺中叶炎症,部分实变。
予患者II级护理,普通饮食。予患者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可乐必妥抗炎治疗;予以浓百合剂联合羧甲司坦止咳化痰治疗;后患者仍有发热,调整抗炎治疗方案为泰能联合拜复乐,体温正常后改为丰迪联合拜复乐片继续抗炎治疗;期间患者体温正常后再次出现发热,考虑患者着凉,合并病毒感染,予以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及蒲地蓝口服。
我国成人CAP致病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不敏感率(包括中介与耐药)在20%左右,高水平耐药或存在耐药高危险因素时应选择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厄他培南、呼吸喹诺酮类或万古霉素。我国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率普遍在60%以上,且多呈高水平耐药,因此,在怀疑为肺炎链球菌所致CAP时不宜单独应用大环内酯类, 但大环内酯类对非典型致病原仍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