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6 岁。全身反复红斑、水疱伴剧烈瘙痒 6 年,加重 20d。6 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双下肢伸侧、双手背出现密集分布 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伴明显瘙痒,可影响睡眠,自行反复使用 各种外用药( 具体不详) 后皮损无任何改善,瘙痒仍剧烈,同时 自觉全身皮肤烧灼感,并在 1 个月内头面部、背部及胸腹部、四 肢陆续出现较密集米粒至蚕豆大小厚壁张力性水疱,排列呈环 状,自行刺破或抓破水疱后 1 ~ 2d 结痂愈合,遗留暗色色素沉 着,约 2d 后在原皮损周边出现环状排列的红斑及张力性水疱, 如此反复,皮损逐渐变大增多呈现广泛直径约 4cm × 5cm ~ 13cm × 17cm 大小环形皮损; 指/趾甲无改变,口腔及生殖器黏 膜无累及,无腹泻、食物诱发加重等现象。当地医院多次按“天 疱疮”予“强的松45mg/d、氨苯砜(Dapsone,DDS)等”治疗(具 体不详) 后,瘙痒仍剧烈,偶有红斑、水疱发生。20d 前,无明显 诱因出现双下肢剧烈瘙痒,数小时后出现前诉皮损,且逐渐累 及全身,为进一步诊治来本科,门诊以“线状 IgA 大疱性皮病?” 收入院。
体格检查无特殊。 皮肤科情况: 全身散在分布鸽蛋至鸡蛋大小同心圆状环形红 斑,其上有密集的粟粒大小水疱,部分水疱融合成米粒或豌豆大 ,疱 壁 紧 张 ,疱 液 清 ,部 分 水 疱 破 溃 ,糜 烂 ,结 痂 ,全 身 散 在 褐 色色素沉着斑,尼氏征阴性; 指/趾甲无改变,口腔、生殖器黏膜 无累及( 图 1) 。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 WBC 11. 23 × 109 /L,嗜酸 性粒细胞百分率6.2%(正常值:0.5%~5.0%,下同),嗜酸性 粒细胞绝对值0.7×109/L(0.2×109 ~0.5×109/L);肝肾功 能,大、小便常规无异常; 免疫学检查示 IgA 5 090. 00mg/L( 836 ~2 900mg/L) ,IgE 1 526. 84IU/mL( 0. 1 ~ 150IU/mL) ; 背部皮 损组织病理示: 表皮下水疱,其内中性粒细胞聚集成小脓肿,真 皮内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图 2) ; 皮损边缘组织直接免疫荧光示 真皮乳头层纤维素样 IgA,IgM,C3 沉积,IgG( - )。
诊断: 疱疹样皮炎。 先后予甲基强的松 龙( 60mg/d ×5d,40mg/d ×1d) ,强的松40mg/d,四环素1g/d,氯 雷他定 10mg/d,酮替芬 1mg/d,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 40mg/d, 碳酸钙 600mg/d,氯化钾 1 000mg/d,倍他米松尿素霜 2 次/d 外 用等治疗。10d 后患者原皮损基本消退遗留暗色色素沉着,未 见新发红斑或水疱,遂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1 个月后门诊随 访 ,复 查 血 常 规 、肝 肾 功 、血 糖 、血 脂 、电 解 质 均 无 异 常 ,病 情 稳 定,无新发皮损,强的松减至 35mg/d。此后患者定期到当地医 院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并每隔 1 ~ 3 个 月至本科门诊随访。随访期间病情稳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逐渐于治疗 2 + 年后停药,并定期予以电话随访,患者自述皮损 无复发。目前仍随访中。
患者皮损泛发全身,表现为环状红 斑或水疱,且皮损主要以同心圆状环形红斑上 排列的水疱为主,未见黏膜受累,属 DH 的少见 临床表现。其早期组织病理可见中性粒细胞在 真皮乳头聚集形成微脓肿,典型表现为中性粒 细胞浸润为主的表皮下裂隙、水疱,晚期皮损组 织病理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虽然直接 免疫荧光检查真皮乳头颗粒状 IgA 沉积更常 见,但也有真皮乳头纤维素样 IgA 沉积的报道。本例患者无肠道症状,故未对患者小肠行组织 病理检查,随访 3 年期间亦无肠道症状。鉴于有发展成恶性的 可能,对没有肠道症状的疱疹样皮炎患者是否需要行肠道组织 病理检查及限制谷蛋白摄入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