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马医师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祈福医院
浸润性导管癌 乳房肿物

主诉 病史

主诉:患者女性,40岁,因“发现右乳包块2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诉于2015年8月15日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有一个包块,约蚕豆大小,无疼痛,无发红、肿胀,无畏寒、发热,乳房皮肤颜色无变化,乳头无溢液,来我院行乳腺彩超示:右乳内上象限见一大小约1.7×1.4cm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内回声欠均。提示右乳肿块,乳腺Ca待排;行乳腺钼靶摄片检查示:双乳腺呈多腺体型,右乳符合BI-RADS Category Ⅳ级,左乳符合BI-RADS CategoryⅡ级。门诊以“右乳肿物性质待查”收入我科。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好,无自汗、盗汗,无发热、畏寒,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气促,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二便调,胃纳睡眠好,体重无明显增减。

查体 辅查

查体:双側乳腺基本对称,发育正常,皮肤颜色正常,双侧乳头无凹陷,右乳内上象限2点钟方向距乳头约3cm处可触及一约1.5cmx2.0cm包块,质硬,边界不甚清楚,表面光滑,活动性一般,无触压痛,挤压乳头无溢液。双側腋窝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1.乳腺彩超示:右乳内上象限见一大小约1.7×1.4cm低回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内回声欠均。提示右乳肿块,乳腺Ca待排; 2.乳腺钼靶摄片检查示:双乳腺呈多腺体型,右乳符合BI-RADS Category Ⅳ级,左乳符合BI-RADS CategoryⅡ级; 3.乳腺MRI示:右乳内下及内上象限分别见类圆形等T1稍高T2肿块影,大小分别约内上:16mm×17mm、内下:14mm×11mm,边缘不光滑,分 叶状,并可见毛刺,增强扫描明显环形强化,周围腺体可见小结节状强化。

诊断 处理

诊断:右侧乳房肿物性质待查:乳腺癌? 治疗:完善术前检查与准备后先在局麻下行右乳肿物切除术,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示:浸润性癌,遂改全麻,在全麻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级,可见坏死及脉管侵犯。乳头未见癌侵犯,乳头下组织为腺病改变。腋窝淋巴结未见转移癌(0/10)。免疫组化:CK5/6(-)、ER(++)、Her2(弱+)、Ki67(10%+)、P53(-)、PR(++)、GST-Π (-)、TOPOII(散在+)、PgP(-)。 2015-09-17给予CEF方案化疗,具体为:环磷酰胺 800mg 静滴 d1+表阿霉素 140mg 静滴 d1+5-FU 750mg 静滴 d1,化疗同时可给予护肝护胃止呕等对症支持治疗。化疗过程顺利,化疗期间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WBC 3.54x109/L,粒细胞百分数: 76.0%,红细胞总数:RBC 3.58x1012/L,血红蛋白浓度:HGB 101g/L,血小板总数:PLT 136x10^9/L。予立生素升白细胞治疗,予利可君、鲨甘醇、艾愈胶囊口服升白细胞治疗,白细胞总数恢复正常后出院。

随访 讨论

讨论: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以每年3%~4%的速度递增,成为城市中病死率增长最快的癌症,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及审美的品位不断提高,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乳腺癌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逐渐被人们认可。在改良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应配合化疗,将手术过程中因牵拉或挤压等其他原因而扩散进入淋巴循环系统的癌细胞杀死,也可消灭病灶中残存的肿瘤细胞。

发布于 15-09-30 18:04

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