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进展期胃癌合并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例

洪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腺癌 胃癌 B细胞淋巴瘤

主诉 病史

患者男性,77岁,因“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伴隐痛2月”于2012年10月9日入院。2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偶伴上腹隐痛及反酸和烧心症状,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改变。于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体、胃窦见巨大溃疡浸润性病变,基底不平,周边黏膜呈结节状隆起,质硬,胃底见3.5 cmx3.0 cm巨大息肉样隆起.表面溃烂.活检病理报告为胃体、胃窦低分化腺癌伴印戒细胞癌,胃底黏膜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散在异型细胞,考虑低分化癌。遂转入我院行手术治疗。50年前曾有肺结核与结核性胸膜炎病史,已治愈。

查体 辅查

查体:上腹部轻压痛,余无特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48x109/L,中性粒细胞0.57.血红蛋白138 g/L,肿瘤标志物CEA、CAl99、CA72.4和CA242均正常。腹部CT提示:胃角及胃窦部后壁胃壁增厚,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向下侵犯达幽门管.病变处胃壁僵硬,浆膜面局部模糊,考虑Borrmann 1I型胃癌,见图la;胃底黏膜面见分叶状结节,大小为2.9 cmxl.6 cm,增强后轻度强化,性质待定,见图1b;腹腔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考虑转移可能;肝脏多发囊肿。上消化道造影示:胃角处见不规则充盈缺损,胃腔狭窄、短缩,黏膜破坏,外缘境界不清,病变向下至胃窦,长约6 cm:胃底见稍高密度结节凸向腔内,表面光滑,基底部稍凹凸不平,范围约3.5 cmx2.0cm。胸片示双肺未见明确转移灶。

诊断 处理

术前诊断为胃体、胃底双原发癌。于2012年10月15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Roux-en-Y吻合术,术程顺利。大体标本:胃体小弯侧溃疡型肿物,3.5 cmX3.2 cm,侵透胃壁全层;胃底见隆起型肿物,3.0 cm×1.2 cm,肉眼累及黏膜层;见图2。术后病理:胃体小弯溃疡型低分化腺癌,侵透胃壁全层,可见脉管癌栓,胃周淋巴结见癌转移(4/41),病理分期为T4aN:M。(ⅢB期),见图3a;胃底非霍奇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见图3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79a(+),CD20(+),CD23(+),CD3(一),CD5(一),CyclinD1(一),Ki-67(+15%),Bcl一2(+),Bcl一6(一),CDl0(一)。术后患者恢复较好,于2012年11月1日顺利出院。

随访 讨论

患者因考虑自身年龄较大。术后拒绝接受针对胃癌的辅助化疗,仅在门诊定期复查,随访至今已逾8月,目前一般情况良好,饮食、排粪正常,无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本例患者以胃体、胃底双原发肿瘤入院,术前病理提示两处均为胃癌,其中胃底肿瘤活检病理考虑为低分化癌,但术后病理却提示胃体癌合并胃底MALT淋巴瘤。故而对于胃多发癌的患者需警惕同时合并淋巴瘤的可能。对于活检未发现明确的腺癌成分,仅显示分化较差的肿瘤亦需考虑淋巴瘤的可能,必要时可加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资鉴别。 DOI: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4.02.012

发布于 15-09-19 23:50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