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患者罗姓,男,74岁,因口角右偏2天入院 病史:口角右偏2天
查体:患者跛行入科,行走迟缓,查体合作。头面部及周身皮肤明显黄染,色鲜亮,巩膜明显黄染;咽部无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身关节无畸形,无肿胀,无压痛,功能正常。右上肢明显不自主震颤,持物困难,右下肢肌张力较左侧高,肌力Ⅳ级,双下肢皮肤痛温觉较双上肢敏感,双膝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腹部膨隆,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未见明显粘液性肿胀。辅查,头颅磁共振:脑萎缩,双侧脑室旁散在多发小缺血灶。随访。 辅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3.89*10^12/L↓,生化:钠136.78mmol/L↓、总胆汁酸16.50umol/L↑,血沉26.OOmm/h↑,肝肾功、血糖、血脂未见明显异常,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ABO血型A、Rh(D)血型阴性、fPSA/PSAO.18↓,凝血四项、甲功三项、心肌标志物、二便常规均未见异常。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 处理治疗:给予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脱水、抗血小板聚集、抗帕金森、降压、抑酸保胃、抗炎、通便、改善前列腺增生以及中药汤剂等治疗,同时予以普通针刺、电针、红外线照射等理疗。
随访:现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病情改善。 讨论: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高血压动脉硬化,除了少数是因微栓塞引起的以外,多数是由于长期高血压的影响所造成的脑内小动脉血管壁的变性,使得管腔变窄,在某种血流动力学因素或血液成分变化的诱因下发生小动脉的闭塞。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各种类型的脑动脉硬化可减少腔隙性卒中的可能性,是预防本病的关键。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的治疗类似,一般不用脱水治疗。虽然腔隙性梗死的预后良好,但易反复发作,故预防疾病复发尤为重要。应针对脑血管病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治疗,作好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本病预后良好,病死率和致残率均低,但容易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