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寻常型天疱疮

刘讲师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
寻常型天疱疮 天疱疮 水疱

主诉 病史

患者女,46岁,广东清远人。因“全身皮肤、黏膜水疱4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糜烂,有时于全身起数个黄豆大的水疱,松弛性,易破,难愈合。在当地医院予以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1周前自行停药后,口腔糜烂加重,水疱明显增多,伴有瘙痒。既往无特殊病史。

查体 辅查

一般情况可,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情况:全身可见多处皮肤、粘膜水疱,水疱已破裂,局部形成糜烂面,有少量渗液,无臭,创面未结痂。 辅助检查:三大常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取皮损与正常皮肤交界处的皮肤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可见基底层上方棘层松解、表皮内裂隙和水疱,疱腔内有棘层松解细胞。免疫病理:IgG和C3在角质形成细胞间隙内呈网状沉积。具体如下。

诊断 处理

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 入院后予口服糖皮质激素40mg/d,环磷酰胺60mg/d、1:8000高猛酸钾溶液清洗创面、10%的甘草水漱口等处理后,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水疱逐渐消退,瘙痒明显缓解,1周后予以出院。嘱定期服药,定期门诊复诊。

随访 讨论

天疱疮是一组累及皮肤和粘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其中寻常型天疱疮是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中年人,儿童罕见。好发于口腔、胸背部、头颈部等部位,严重者可泛发全身。约60%的患者初发损害在口腔粘膜,表现为水疱和糜烂。4~6个月后才发生皮肤损害。皮损表现为外观正常皮肤上发生水疱或大疱,或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浆液性大疱,疱壁薄,尼氏征阳性。大疱松弛易破,形成糜烂面,渗液较多,部分可结痂,若继发感染则伴有难闻臭味,如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皮损不断扩展,大量体液丢失,发生低蛋白血症,并发感染、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治疗主要以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对症处理为主。

发布于 15-06-21 20:34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