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5岁,因发现子宫肌瘤5年入院。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5/25天,量中,无痛经,G6P1A5,LMP:2015-5-14。2010年体检发现子宫小肌瘤,其后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增大。2014年查体B示:子宫肌层见多个不均低回声,较大者2.5*2.6。2015年4月本院B超示:子宫肌瘤5.3*5.2*3.8CM。2015年5月复查B超提示:子宫肌瘤,右附件包块。 既往史:疾病史无,否认肝炎结核或其他传染病史,青霉素过敏史,否认手术史。
查体:T:36.4度,P:78次/分,R:19次/分,血压:117/75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查体未见阳性体征。 专科情况:外阴:已婚已产式;阴道:畅,分泌物多,脓性;宫颈:肥大;子宫:前位,增大,如男拳大小;附件;右附件可及鸭蛋大小包块,左侧末及异常。 辅助检查:2015年4月本院B超示:子宫7.6*6.6*5.7,宫底部及后壁见5.3*5.2*3.8包块,向浆膜外突起。
诊断:子宫肌瘤,右卵巢囊肿, 治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右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见:肠管与左侧盆壁及子宫致密粘连,子宫增大如男拳大小,表面见炎性渗出,右卵巢增大,见2.0*3.0囊性包块,右输卵管及左附件外观末见明显异常。术后剖视子宫见:子宫后壁及底部见5.6*6.0肌瘤样组织,子宫内膜未见明显异常,手术过程困难,术中出血约:800ml,输血3U,术后安返病房,给予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
随访:患者术中出血较多,输注压积红后目前情况稳定,密切观察。 讨论:卵巢囊肿和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病种,因该患者要求保留附件,故手术难度增高。门诊过程中,很多患者追问子宫肌瘤恶变率,对此类患者,首先定期普查随访并做B超检查。据统计,35岁以上的中年女性中有子宫肌瘤并恶化的概率一般在1%以下,所以部分肌瘤不必开刀,只需定期随访。 目前治疗子宫肌瘤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药、孕三烯酮、雄激素、三苯氧胺等。手术治疗的指征有:1、子宫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长期经量过多、经期过长以致贫血,而药物无法根治。2、子宫肌瘤过大,造成骨盆中的其他器官受到压迫,手术切除可解除症状。3、肌瘤生长速度太快,或者在更年期之后,肌瘤不但不萎缩,反而变大。4、女性不孕而其他一切检查正常。 此外,一定要叮嘱患者,慎重选择保健品,以免激素类保健品刺激肌瘤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