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一例

黄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主诉 病史

女,生后4 h。主因生后即发现右下肢皮肤缺损4 h入院。患儿系第一胎,孕40周于当地医院剖宫产娩出,出生体重3000 g,无窒息、产伤,出生后哭声响亮,精神好,Apgar评分l、5 min均为10分。患儿出生后即发现右下肢皮肤缺损,无烦躁、抽搐,遂转入我科。其母孕期体健,产前无发热,无高血压、糖尿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特殊服药史。否认家族中遗传病史和类似患者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查体:体温36.5℃,脉搏136/min,呼吸38/min,经皮测血氧饱和度98%。足月儿外貌,呼吸平稳,反应好,哭声响亮,心、肺及腹部查体未见异常。右下肢皮肤10 cm×7 cm大小皮肤缺损,界限较清楚,皮损处可见清晰的小血管及散在大小不等的渗出性水疱,皮损处有较多渗出液。四肢肌张力正常。入院诊断:新生儿先天性皮肤缺损。治疗:①创面处理: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局部喷涂表皮生长因子(商品名金因肽),继用紫草油与碘伏混合液纱布条外敷,无菌纱布包扎,2~3 d换药1次。②预防感染:静脉滴注第二代头孢菌素5 d,间断予以丙种球蛋白提高机体抵抗力。③支持疗法:间断输注新鲜血浆及人血白蛋白促进伤口愈合。经上述治疗,患儿40 d后下肢皮肤基本愈合,体重由3000 g增至4000 g,痊愈出院。 2讨论 2.1发病原因 先天性皮肤缺损又称新生儿皮肤再生不良,是出生时皮肤或皮下组织区域性缺如,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有胎儿皮肤与羊膜粘连、宫腔狭小、母亲营养不良、药物、宫内病毒感染等。多为散发性,但也有家族性倾向的报告,遗传方式尚难确定。 2.2临床表现 本病表现为出生时即有界限清楚的皮肤缺损,基底粗糙,呈红色肉芽;部分表现为一个大的厚壁大疱,其顶部很快脱落而出现皮损。缺损创面愈合较慢,愈合时可被光滑、灰色的羊皮纸样组织所代替,低于周围皮肤。本病60%发生于头部,25%位于四肢,12%可涉及躯干,有时呈多处发病。本例为肢体皮肤缺损。该病可伴有其他发育异常,最重要的是一个肢体的环状缩窄,即先天性截肢,但较少见。 2.3治疗体会 目前对此病无特殊治疗,主要是保护创面、控制和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既往常采用清创植皮手术,但手术使创面加深、面积增大,给患儿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对于缺损面积较大的患儿则属必要,宜分次进行手术植皮,严格控制手术范围,每次手术清创范围以5%一7%为宜,连同供皮区在内不超过10%,目的在于防止失血过多出现休克。近年有采取烧伤治疗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在暴露皮肤缺损的前提下,每1~2 h涂1次湿润烧伤膏,因其剂型为无水性油脂,性能接近皮脂,可达到保持创面湿润而不浸渍、不干燥的作用,在体表形成一个适应皮肤组织生长的环境,促进表皮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并与抗生素具有协同抑菌作用。 本例治疗及时,创面新鲜未合并感染,考虑到新生儿免疫力低,故早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创面的处理主要以表皮生长因子及紫草油与碘伏混合液纱布条外敷。表皮生长因子已经广泛应用于烧伤科,对皮肤的修复与再生有肯定疗效。本例采取清洁换药,结合应用紫草油碘伏混合液,达到去腐生肌的作用,创面恢复满意,且相对手术而言,更加经济,患儿痛苦亦小。由于入院时患儿皮肤缺损部位有较多渗出液,加上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对蛋白质的需求增多,且低蛋白血症会影响创面愈合,故我们间断应用新鲜血浆及人血白蛋白,也促进了皮损的愈合。 (引自:《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therapy》 doi号:10.3969/j.issn.1002-3429.2010.01.019)

发布于 15-02-17 11:02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