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右眼外伤性白内障

朱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白内障

主诉 病史

 患者男性,28岁,因右眼被“砂轮片”击伤后视力下降伴眼痛8h,于2010年6月28日至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住院治疗。

查体 辅查

     眼科检查:        右眼光感,左眼0.8;右眼眼压指测Tn-1;右眼结膜轻度充血。角膜颞下方瞳孔缘区可见长约8mm舌形全层裂伤,伤口处见数颗泥沙样异物附着,前房消失,散在积血,部分晶状体皮质溢入前房,瞳孔欠圆,大小约4mm,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混浊,其余结构窥不清 ,左眼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处理

 初步诊断:        右眼角膜穿通伤,右眼外伤性白内障,右眼球内异物。        于当晚急诊行右眼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术后全身静脉滴注克林霉素0.6g加地塞米松5mg,每天2次;局部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每2小时1次,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滴眼液每小时1次,双氧芬酸钠滴眼液每2小时1次。        次曰下午患者眼球疼痛加重,畏光流泪,检查见眼睑红肿。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前房闪辉、积脓,瞳孔有脓性渗出物,晶状体混浊,眼底窥不见。急复査B超,发现右眼球内异物,玻璃体有中等量混浊并加重 ,确诊为右眼眼内炎。即在球后阻滞麻醉下行“右眼内窥镜下晶状体摘除加玻璃体切除加球内非磁性异物取出加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修复、注人重水、光凝、硅油填充及玻璃体腔注药”。术中见瞳孔及虹膜表面脓性渗出膜,晶状体混浊,抽取前房及玻璃体液行涂片及培养。用1ml注射器针头分离吸取瞳孔区渗出膜后摘除整个混浊的晶状体,经虹膜拉钩扩开瞳孔发现玻璃体腔大量黄白色脓性混浊,鼻下方可见一个巨大异物,其上附着散在的细菌斑 ;经睫状体扁平部进人内窥镜,在其辅助下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取出大小约10mm x 6mm x 2mm非磁性异物。注入重水平伏视网膜,裂孔部位激光光凝,行气液交换后注人硅油,玻璃体腔内注人头孢他啶0.1ml(20g/L)及万古霉素0.1ml(10g/L)。

发布于 20-08-01 12:43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