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0岁,于2007年1月17日因醉酒后熟睡,床旁火炉持续烘烤数小时,房间失火后被救出,于伤后4 h入院。入院时患者意识清楚,躯干、四肢散在焦痂创面和基底红白相间创面。
体格检查:体温36.7 ℃,脉搏132次/min,呼吸频率24次/min,血压135/90 mmHg(1 mmHg=0.133 kPa)。 实验室检查:血钠149.6 mmol/L,肌酐44.5 μmol/L,尿素氮4.4 mmol/L。
入院诊断:火焰烧伤50%TBSA,其中Ⅲ度25%、深Ⅱ度25%TBSA。 入院后予补液抗休克,连续7 d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每次3 g,3次/d)抗感染,创面暴露外涂碘伏治疗。伤后第1个24 h输入电解质4 430 mL、胶体3 500 mL,总尿量1 290 mL。伤后第1个24 h后,血钠139.4 mmol/L,肌酐285.5 μmol/L,尿素氮12.2 mmol/L。按照急性肾损伤(AKI)分类标准[1]补充诊断为2期(损伤期)。增加胶体(血浆)输入量,连续3 d静脉注射呋塞米(每次20 mg,每8小时1次)利尿,创面改涂磺胺嘧啶银霜。伤后第2个24 h输入电解质、胶体各2 800 mL,总尿量1 790 mL。伤后第2个24 h后,血钠144.3 mmol/L,肌酐332.4 μmol/L,尿素氮20.1 mmol/L。 于伤后第3天行四肢33%TBSA创面削痂、头部取皮、四肢创面微粒皮移植、异体皮(志愿者捐献)覆盖术。创面削痂术中,肉眼所见完好的真皮及皮下组织予以保留。 术后第2天,患者意识清楚,体温37.5 ℃,呼吸频率24次/min,脉搏105次/min,血压168/95 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