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27岁,因“人工流产术后半年,右肾包膜下大量积液”就诊。超声检查见右肾下极实质内见一大小约2.4 cm×2.1 cm稍高回声包块,包块边界尚清,周边有血流环绕,其余肾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于右肾包膜下见大小约12.4 cm×3.8 cm 液性无回声区,内透声差
超声提示:①右肾下极实质包块性质待查,肾错构瘤可能;②右肾包膜下大量积液,考虑错构瘤出血致肾包膜下血肿;③左肾未见明显异常声像。3 d 后复查,右肾下极实质包块回声减低,边界欠清,并于双肾上极实质内见小片状稍高回声。经肘静脉团注声诺维1.2 ml(间隔15 min)观察双肾。超声造影显示于双肾上极实质内小片状高回声区位置各出现1个低增强的区域,大小分别为2.2 cm×1.7 cm(左肾)、2.4 cm×1.8 cm(右肾),其中右肾上极的低增强区域与肾包膜下积液相通;右肾下极的实质包块皮质期呈等增强,髓质期、延迟期呈低增强。
化疗6周后超声复查,右肾上极仍有低增强区域,范围进一步缩小为0.5 cm×0.4 cm,右肾下极及左肾上极处造影剂充填良好,未再出现低增强区域,且右肾包膜下积液明显缩小,大小约8.1 cm×1.3 cm。 超声提示:除右肾上极实质内尚有小片病灶外,双肾转移灶大部分消失;肾包膜下积血明显吸收。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