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咳嗽、咳痰伴左侧胸痛8个月

张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咳嗽

主诉 病史

患者男,70岁。2013年9月下旬因“咳嗽、咳痰伴左侧胸痛8个月”就诊我院,行全身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检查,提示左上肺代谢活跃肿物侵犯左侧纵隔胸膜及左前肋胸膜,纵隔多发淋巴结代谢活跃[范围约14.6 cm×5.9 cm,标准化摄取值(SUV)约10.9],左侧胸膜多个结节代谢活跃,左侧胸腔积液,左下肺不张,余全身未见明确病灶。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示,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右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音。辅助检查示,乳酸盐脱氢酶(LDH)347U/L(参考值:109~245U/L),肝、肾、骨髓功能正常。

诊断 处理

入院后行左侧胸腔置管引流术,2013年10月28-31日共引流血性胸水约3000ml,多次胸水检查均未见癌细胞。于2013年10月29日、11月21日、12月13日、2014年1月3日、1月25日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400mg、d1)+顺铂(40mg、d1~3)、q3w方案化疗5个疗程,无严重不良反应。第2个疗程后(2013年12月12日)复查胸部CT示左肺、左纵隔胸膜肿块较前缩小(约9.1 cm×3.3 cm),左侧少量胸腔积液()。第4个疗程后(2014月1月23日)复查胸部CT示左肺、左纵隔胸膜肿块较前继续缩小(约5.5 cm×4.1 cm,)。第2个疗程、第4个疗程后疗效评价均为部分缓解(PR)。 肿瘤标志物变化趋势如下(图3,B3版)。第1~4个疗程化疗后,β-HCG由63.51mIU/ml进行性降至2.30mIU/ml(正常),CEA由1268ng/ml降至136.5ng/ml,AFP由1823ng/ml降至1005ng/ml后又快速升至4145ng/ml;第5个疗程后,β-HCG缓慢升至4.45mIU/ml(稍高于正常值),CEA继续降至94.76ng/ml,而AFP陡升至9942ng/ml。鉴于肿瘤标志物变化不同步,CEA进行性下降,而AFP下降后又显著上升,遂于第5个疗程后(2014年2月18日)复查胸+上腹部CT,示左肺肿块、纵隔胸膜多发肿块较前稍增大(5.5 cm×4.6 cm),肝门区多发较大淋巴结(最大者约1.7 cm×0.9 cm)。疗效评价为疾病进展(PD)。为明确残留肿块病理性质,2014年2月20日再次行CT引导下经皮左肺占位穿刺活检,病理为肝样腺癌,同时行多基因芯片检测,采用OncoCarta v1.0试剂盒,检测范围覆盖的19个基因、238个突变位点均未见阳性突变点;FISH检测ALK基因易位仍阴性。 2014年2月26日、3月26日、4月30日、5月29日改予贝伐珠单抗(500mg、d1)+卡培他滨(早1500mg、晚2000mg、d1~14)+奥沙利铂(200mg、d1)、q3w方案化疗4个疗程,无严重不良反应。第2个疗程后(2014年4月25日)复查胸+上腹部CT,示左肺肿块、纵隔胸膜多发肿块(范围约5.5 cm×4.6 cm),肿块上方较前稍缩小,肿块下方较前稍增大,肝门区多发较大淋巴结同前。颅脑MRI无异常。肿瘤标志物CEA由94.76ng/ml进行性降至78ng/ml,AFP由9942ng/ml快速降至3137ng/ml,而β-HCG由4.45mIU/ml缓慢上升至6.65mIU/ml。第4个疗程后(2014年6月26日)复查胸部CT,显示与2014年4月25日对比,左肺肿块、左纵隔胸膜多发肿块,侵犯左肺门及纵隔,病灶较前稍增大(约6.6 cm×5.7 cm);肝脏MRI示肝门区稍大淋巴结较前变化不明显(1H,2G)。肿瘤标志物CEA由78ng/ml升至197ng/ml,AFP由3137ng/ml升至3998ng/ml,β-HCG由6.65mIU/ml升至9.68mIU/ml。第2个疗程、第4个疗程化疗后疗效评价均为疾病稳定(SD)。2014年7月21日~8月8日行左肺及纵隔肿物调强放疗(41Gy/14f)。放疗结束后3个月(11月19日)复查CT,示左肺纵隔旁肿块(约8.9 cm×4.7 cm)侵犯左肺门及纵隔,其内坏死区较前增多;左肺膨胀不全,左下肺节段性不张;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较前增多;心包少量积液;左下胸膜多发结节,考虑转移,较前新发;肝门区淋巴结同前(1I,2H)。CEA154ng/ml,AFP5178ng/ml,β-HCG9.39mIU/ml。

发布于 20-03-16 13:36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