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者,女,56岁 【现病史】 2009年9月自行发现右颌下枣样大小包块,无疼痛,无发热、盗汗,抗炎治疗1周无明显变化。2010年4月在我院门诊行超声检查提示颈部双侧存在多个实质性低回声区,右侧颌下最大肿大淋巴结3.5cm×1.7cm.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DLBCL,免疫组化:CD3(++)、CD20(+++)、CD79a(++)、Ki-67(80010)、CK(-)、CD45Ra(++)、CD45Ro(+)。同月收住我院。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右颌下触及3.0cmx3.0cm大小淋巴结,质硬、无触痛,活动度差,其余部位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血常规及尿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LDH213U/L,红细胞沉降率7mm/1h,β2-微球蛋白1.7mmol/L.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乙肝病毒核酸定量<500拷贝/ml.HIV、CMV、EB病毒检测阴性。心电图正常,骨髓象大致正常。PET-CT全身检查示:下颌角水平右侧胸锁乳突肌前内侧单发高代谢肿大淋巴结,大小为4.0cmx3.1cmx2.1cm,最大和平均标准摄取值分别为15.4和8.7,符合恶性淋巴瘤改变;颈根部右侧气管旁可见一代谢轻度异常增高的小淋巴结影像,高度怀疑淋巴结恶性肿瘤性病变,全身其余部位未见明显高代谢恶性肿瘤病灶。
【诊断】 ①淋巴瘤(Ⅱ期A),IPI评分,1分;②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治疗】 入院后给予胸腺五肽注射液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采用R-CHOP方案(泼尼松减半)化疗。同时加用拉米夫定抑制病毒复制。化疗4个疗程后行PET-CT全身检查,提示颈部右侧原肿瘤病灶少量残留。给予局部放疗15次,共50Gy.治疗结束3个月行PET-CT全身检查,未见肿瘤残留病灶。之后每隔3个月以利妥昔单抗单药维持治疗2次,至今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