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淋巴瘤乙肝病毒

薛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患者,男,59岁。 【主诉】 因右下腹包块伴发热、乏力、消瘦于2010年1月行腹部CT检查, 【现病史】 发现右下腹近盆腔实质性占位约5.8cm×5.4cm×3.8cm,边界清,右髂血管旁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3.0cm×5.1cm.肿块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免疫组化:CK(-)、CD3(-)、CD20(+++)、CD68(-)、Ki-67(75%)、CD10(-)、Bcl-2(+)、Bcl-6(+)、Mum-1(++)。于2010年3月收住我院。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史13年,2型糖尿病病史7年。无放射线、有毒物质接触史。

查体 辅查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消瘦,颈部右侧、右腹股沟区触及数枚直径0.5——1.0cm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右下腹触及约4cmx4cm包块,质硬,活动度小。 【辅助检查】 WBC8.8×109/L,HGB109g/L,PLT247×109/L,尿便常规正常,红细胞沉降率86mm/1h.肝肾功能正常,LDH317U/L,β2-微球蛋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e抗体阳性,乙肝核心抗体阳性,乙肝病毒核酸定量1.93×105拷贝/ml(正常参考值<500拷贝/ml),肿瘤全套阴性,HIV阴性、CMV、EB病毒检测阴性。骨髓象大致正常。心电图正常。螺旋CT: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大小约2.2cmx2.9cm,腹膜后及右侧髂血管旁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最大4.5cm×4.0cm,部分病灶融合成团,并可见坏死,余未见异常。

诊断 处理

【临床诊断】 ①淋巴瘤(Ⅲ期B),IPI评分:2分;②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治疗】 给予胸腺五肽注射液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肿瘤的辅助治疗、利妥昔单抗(R)联合CHOP方案(泼尼松减半)化疗。化疗前1周起开始口服拉米夫定,100mg/d.化疗6个疗程病情达完全缓解,继续完成2个疗程R-CHOP方案后行PET-CT全身检查,未见肿瘤残留病灶。之后每隔3个月以利妥昔单抗单药维持治疗共6次,病情稳定,肝功能正常。

发布于 19-11-02 06:16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