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儿,女,5岁,14kg 【主诉】 发现口唇紫绀3年余。 【现病史】 患儿于8个月大时因呼吸道感染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时发现口唇紫绀,行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扩大,左室各壁运动减弱,二尖瓣中度、三尖瓣轻度返流,肺动脉高压,建议随诊。
【辅助检查】 2012年2月来我院行心脏彩超提示:左室增大,二尖瓣中量返流,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动脉水平微少量分流。病程中患儿3岁前频繁呼吸道感染,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及轻度气促,感染治愈后发绀及气促症状改善,3岁后呼吸道感染症状逐渐减少,日常活动后无发绀及气促症状,无蹲踞、抽搐,无昏厥,活动量不受限制。去年6月份因“手足口病”在当地医院治疗,康复后出院,后无再发。2012年2月21日我院门诊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中量返流,左心室增大,与返流量不符,左室收缩功能正常低值,动脉水平微少量分流;心脏射血分数(EF)50%。2012年5月17日升主动脉造影后仅见右冠脉顺行充盈,右冠脉迂曲、扩张,通过侧枝血管左冠脉逆行充盈,并通过位于肺动脉侧后壁的开口至肺动脉逆行显影。主动脉三个窦,瓣叶开放,闭合良好。 【体格检查】 T36.4℃,P102次/min,R28次/min,BP96/49mmHg(1mmHg=0.133kPa),口唇、甲床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1cm,未见抬举样搏动,未触及震颤,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02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P2未闻亢进;无水冲脉、无奇脉、无毛细血管搏动征及枪击音;无杵状指、趾。双下肢未见浮肿。
【治疗】 术前吸氧禁食水。由家属抱至手术室门前,由留置的套管针静注氯胺酮20mg。患儿入睡后转入手术室,开放静脉泵注入5%的葡萄糖氯化钠48ml/h,股动脉穿刺置管测压,予戊乙奎醚0.2mg、倍他米松4mg、托烷司琼2mg。诱导:咪达唑仑1mg、维库溴铵4mg、芬太尼0.3mg(20μg/kg)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置管。泵注丙泊酚1~2mg/kg,复合辅酶30U/(kg·h),消毒摆体位。手术室外给药到切皮31min。切皮前给芬太尼0.1mg、维库溴铵2mg加深麻醉。切皮后给肝素400U/kg。缝主动脉荷包时再次给芬太尼0.1mg加深麻醉。转流开始,缝主动脉、肺动脉荷包,阻断升主动脉后同时灌注,心脏没有立刻被灌停,发现漏诊动脉导管未闭,切肺动脉直接灌注,阻断10min后停跳,心表冰屑。复温泵注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各3μg/(kg·min),硝酸甘油0.3μg/(kg·min),开放后考虑到移植后的左心功能会转好,停用多巴酚丁胺。阻断59min,开放升主动脉后5min复跳。中和肝素后顺利停机。缝合胸骨前给芬太尼慢给加深,芬太尼总量40μ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