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4岁,因“上腹隐痛伴反酸2个月余”于2012年12月24日入院,并于12:00左右行胃镜检查,见胃窦后壁一愈合期溃疡(H2期),取活检3块;贲门左侧壁(约5点钟方向)见一片状糜烂,覆白苔,取活检3块 ,术后贲门活检处有渗血,局部喷洒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50ml(含去甲肾上腺素4mg),观察出血停止后退镜。13:00,患者未遵术后禁食水医嘱,进食炸鸡排及较多米饭后感恶心,随即呕吐,为食物及咖啡渣样液体,随后有鲜血,总量约300ml。经急诊处理后,于14:00收入我院消化内科。
入院后体格检查:T 37.2℃,R 18次/min,P 96次/min,BP 105/65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心肺听诊无特殊。腹平软,剑突下压痛,反跳痛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8~10次/min。双下肢不肿。入院后急查血常规,WBC 11.4×109/L,中性粒细胞占0.85,Hb 111g/L,Plt 106×109/L。血生化、出凝血时间均正常。
后患者暂禁食,继续予以抑酸、止血、补液等治疗,患者呕血、黑便停止。3d后,恢复流质饮食。出院后嘱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并继续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2次/d,2周后减量至1次/d,共治疗6周。患者出院前病理报告示贲门及胃窦均为炎性改变,未见特殊。2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无特殊不适。
MWS最早于1929年由Mallory和Weiss报道,国内于1980年由胡晓嶂、陈敏章首先报道。MWS系指因剧烈干呕或呕吐等原因,腹内压力或胃内压力突然增大,导致食管与胃贲门连接处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纵行撕裂,从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MWS男性多发,好发年龄40~60岁,病变多位于贲门部,以右侧壁多发,单处伤多见。MWS约占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