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致子宫内翻1例

贺医师   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
子宫内翻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肉瘤

主诉 病史

【主诉】因月经紊乱,伴经量增多半年入院。【现病史】自2017年9月始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伴大量血块,曾在当地给予调经治疗后稍好转。于2018年1月阴道有多量黄色水样分泌物、有异味,伴痛经。

查体 辅查

【辅助检查】B超检查示宫颈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疑为宫颈肿瘤收人院。查体:T36.6℃,P80/min,R19/min,BP110/70mmHg,意识清楚,重度贫血貌,心肺(一),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肛查:子宫增大如孕2~3个月大小,后壁突出明显,质硬,包块靠近阴道内,白带多、恶臭。血WBC4.9×109/L,Hb43g/L。彩超检查示:官颈和宫体下段低回声团块。

诊断 处理

【初步诊断】①宫颈肿瘤;②失血性贫血(重度)。【治疗经过】人院后给予输血纠正贫血,向家属交待病情征得同意行妇科检查,外阴:未婚式、处女膜口松弛、有脓液流出;阴道:上段堵塞一大块组织,暗红色,质脆,表面脓苔,约8cm×6cm×6cm大小;宫颈:未见;盆腔:正中可扪及宫体与下段包块,活动可;附件:阴性。行赘生物活组织检查快速切片示:炎性渗出、坏死及肉芽组织,常规病理报告:宫颈恶性肿瘤倾向子宫内膜问质肉瘤。免疫组化结果:瘤细胞CD10可疑(+)、CD99(+)、AE1/AE3灶(+)、EMA(一)、SMA(一)、Des(一)、CD34(一)、S-100蛋白(一)、MG(一)、Ki-67:80%(+)、P5310%(+)。考虑系恶性肿瘤,有手术指征,遂在全身麻醉下拟行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骶前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见子宫约8.0cm×6.0cm×4.0cm大小,表面光滑,色淡红,宫底向子宫腔内凹陷,呈杯状,深6.0cm,双侧附件部分陷入杯口内,无水肿、坏死,沿翻转环纵向切开子宫前壁、宫颈管及部分阴道壁后见一肿物约10cm×8cm×8cm大小,附着于宫底部,填满宫腔脱出于阴道。肿物质脆,有蒂位于官底正中约2cm×1cm,宫底未达宫颈口。术中再次快速病理切片结果同前,随即行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加腹主动脉旁及骶前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子宫腺肌病,未见肉瘤组织侵及;增生期宫内膜未见肉瘤组织残留;宫颈、宫颈管、左右宫旁均未见肉瘤组织侵及;送检左侧盆腔淋巴结23枚、右侧盆腔淋巴结l8枚、骶前淋巴结4枚、腹主动脉旁淋巴结5枚,共50枚均未见癌组织转移(0/50)。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AE1/AE3(一),EMA(一),SMA(一),CD34(一),Des(一),CD10(+),Ki67:80%(+),ER(一),PR(一)。最后诊断:①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合并子宫内翻;②子宫腺肌病;③重度失血性贫血。患者切口拆线Ⅱ/甲级愈合出院,术后至今随访无复发。

发布于 19-01-08 14:50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