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乙状结肠扭转

陈医师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乙状结肠肠扭转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女,33岁,公司职员 【主诉】 腹痛伴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两天 【现病史】 患者于两天前开始出现腹痛,疼痛呈阵发性加剧,伴随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为咖啡色渣样物质,肛门停止排气、排便,院外输液治疗(具体药物不像),腹痛无明显好转。于今日来院,急诊外科以“肠梗阻”收入院。 【既往史】 既往多次发作类似左侧腹痛不适,未经治疗后好转。否认其他疾病史

查体 辅查

【查体】 体温:37.5℃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球活动自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伸舌居中,咽部不红,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颈软,无抵抗,双侧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叩诊呈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全腹压痛,肌肉稍紧张,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 【辅助检查】 腹部平片:左腹部肠管扩张、胀气,并见液平面及结肠带,结合临床考虑结肠梗阻,乙状结肠扭转可能性大。

诊断 处理

【初步诊断】 肠梗阻乙状结肠扭转 【鉴别诊断】 目前患者肠梗阻症状明确,需要鉴别发生梗阻的原因和梗阻的性质,目前左侧腹部肠管胀气、见结肠带,可排除高位肠梗阻。肿瘤所致梗阻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平时有排便习惯改变,患者无腹腔手术病史,不首先考虑梗阻原因为粘连性肠梗阻。 【诊疗经过】 入院后,I级护理,禁食水,置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完善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等),行抗感染(头孢替安2.0,一天两次,静脉滴注),补液、支持及对症治疗。观察24小时,腹痛加剧,在全麻下性剖腹探查术+部分乙状结肠切除术+肠吻合术。术中证实乙状结肠扭转360°。术后继续禁食,抗感染、补充营养、水、电解质等支持及对症治疗。术后3天,肛门排气,术后7天,肛门排便。手术后恢复顺利。

随访 讨论

【病例分析】 乙状结肠扭转是最为常见的肠道扭转类型。当扭转程度分别超过180度和360度时,发生肠腔阻塞和血管灌注损伤,极易发生乙状结肠坏死。考虑患者有多次发作左下腹痛病史,考虑乙状结肠扭转多次发作。此次发作时间长,症状重,保守治疗无效,及时行手术治疗。为避免术后复发,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

发布于 18-11-16 23:0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