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24岁,单位体检时胸部CT发现异常。平时患者无任何症状,患者胸部CT病灶也比较隐匿额,特与大家分享。
血压129/65mmHg,呼吸18次/分,指脉氧100%。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颈软,胸廓无畸形,两侧呼吸对称,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72次/分,心律齐,腹部平坦,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活跃。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胸部CT见图片。
患者入院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肺穿刺活检,具体报告如下图。病理科会诊考虑肺部病灶为转移灶,进一步行彩超检查发现患者腿部有肿物,患者家属要求下转肿瘤医院诊治。
为保护患者隐私隐去姓名
恶性间叶源性肿瘤肺转移,一般认为原发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状态是发生肺转移性肿瘤最主要的因素。肺转移性肿瘤发生时,一般是细胞停留在肺的小动脉或毛细血管的分叉部位,粘附在毛细血管的内皮上,为纤维素等形成凝块。然后穿过管壁进入血管外的结缔组织,开始细胞增殖,变为小的瘤体,形成转移性肿瘤。如果循环在血流中的恶性肿瘤细胞不能附着或穿入软组织,则为吞噬细胞吞噬,就不能形成转移灶。因此从动力学和免疫学观点来看,机体的血粘稠度和免疫功能对肿瘤的肺转移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