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岁。 主诉(代诉):左侧肾母细胞瘤术后1年11月,肝转移瘤破裂5天。 现病史:患者于2016年5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痛,伴间断发热、呕吐不适,无血尿等其他不适。家长自行给予感冒对症处理,未予重视。2016年5月20日患儿家长突然发现患者左下腹肿块,无触痛,表面光滑,活动度差,大小约12cm,遂至武汉儿童医院行腹部CT示:左侧腹部肿块(具体报告未见),进一步检查发现肺转移,腰椎转移。2016年5月30日至武汉同济医院行“左肾全切手术”具体不详,术后病理示:左侧肾母细胞瘤(原始细胞为主,高危性)。术后患者恢复可,腹痛及发热症状消失,后进行规律的化疗方案36个周期,放疗15次后,于2017年7月在“同济医院”进行全身检查,发现肝、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继续化疗2周期于2017年9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病理科会诊示:左侧肾母细胞瘤(胚芽为主型);脉管内见瘤栓。免疫组化示:'CD56(+),WT~1(浆+),Ki67(60%+),CK(-)、EMA(+).CD99(-).INI~1(+)、cyclinD1(散在).2017年9月22日就诊于火箭军总医院行PET/CT示:1.左肾区可见一肿块影,约2.4*2.6*4.4cm,SUVmax7.0。2.肝内可见多个类圆形低密度影,较大者约4.3*4.3*4.3cm,SUVmax7.5。3.腹膜后可见一结节影,约0.9*0.7cm,'SUVmax2.1。于2017年9月5日就诊于“同仁医院”,继续化疗4个周期。2017年12月26日到北京儿童医院行腹部b超示:肝内多发转移,左外叶大小约3.1*1.3*3.5cm,右前叶大小约5.8*3.8*6.3cm,左侧隔下,胃大弯侧与脾脏之间见3个低回声团,较大约2.8*3.0*4.7cm,继续进行化疗。患者于2018年3月30日上午在丰台右安门医院化疗,出现“腹痛”后停止化疗,转至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就诊查腹部b超示:肝内及腹腔多发瘤灶,考虑位于右中下腹处瘤体破裂;大量血性腹水,较前增加,请儿外科会诊“医生告知家属,患者不宜手术”,术后存活生存质量降低,建议家属放弃治疗。现患者以“临终关怀,减轻疼痛”收住院。。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可,睡眠可,二便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左侧肾母细胞瘤术后1年11月余。否认其它病史。 个人史:第二胎,足月儿,剖腹产,孕期产检无异常。生于本地且久居。无疫区疫水接触史。 婚育史:无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T38.3 R22次/分 P145次/分 BP113/52mm'Hg,患者平车入病房,神清语利,精神可,被动体位,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4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膨隆,左侧腹可见一直径约2*20cm手术瘢痕,愈合良好。叩诊浊音,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左肾区叩击痛(+).右肾区(-).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余检查无明显异常。 辅查:北京儿童医院
诊断:1、左侧肾母细胞瘤术后2、复发伴全身多处转移3、肝转移瘤破裂4、癌性腹水 治疗:入院后完善一般检查,给予儿科护理常规。给予吸氧,抗炎,退热,止痛止痛。
随访:患儿入院1天,精神饮食可,睡眠可,二便可。患儿自我感觉痰堵,给予雾化治疗后,症状好转。 讨论: 肾母细胞瘤是一种胚胎性恶性肿瘤。1814年Rance首先报告此病,1899年Wilms对此病做了详细病理描述,因此,又被命名为Wilms瘤。2004年WHO《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器官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肾肿瘤分类中认为该病起源于肾胚基细胞。 流行病学和病因:肾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是儿童第二位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98%的病例发生于10岁以下,最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3岁以后发病率显著降低,5岁以后少见,成人中罕见,约有3%发生在成人,被称为成人肾母细胞瘤。成人肾母细胞瘤中20%发生在15~20岁,80%发生在30~7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数为一侧发病,3%~10%为双侧,患者双侧同时或相继发生。 肾母细胞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11号染色体上的(位于11p13的)WT-1基因的丢失或突变有关,也可能是由于间叶的胚基细胞向后肾组织分化障碍,并且持续增殖造成的。该病也有一定的家族性发生倾向,因此,有人认为该病也具有遗传性。 临床表现:肾母细胞瘤患儿绝大多数是无意中被发现腹部肿块,如在给孩子洗澡、换衣或触摸患儿腹部时触到肿块。通常肿块表面光滑平整、质地硬、无压痛,肿块通常比较固定。有的患儿腹部膨隆或两侧不对称。少数患儿有腹痛或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的消化系统疾病症状。也有少数患儿表现为血尿、发热、高血压。晚期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消瘦、精神萎靡,甚至出现转移症状,如咯血、头痛等。有12%~15%的患儿会伴有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虹膜脉络膜缺损、重复肾、马蹄肾、多囊肾、异位肾、内脏肥大、脐膨出、巨舌、偏身肥大。成人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与肾癌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表现为无症状、血尿、腰腹痛、腹部肿块等。 诊断:临床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是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腹部超声、腹部CT或MRI检查。其中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是腹部超声检查,腹部CT平扫和增强扫描是最重要的检查项目,诊断肾母细胞瘤的准确性高达95%以上。但对伴有肾功能不全、下腔静脉瘤栓患者应做腹部MRI扫描检查。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应考虑做肿瘤穿刺活检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指导治疗方案。 治疗及预后:儿童肾母细胞瘤对放化疗敏感,由于采用综合治疗,患儿的治愈率较高,是综合治疗恶性瘤成功的典范。20世纪50年代以前,肾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只有手术,患儿5年生存率约为20%。至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采用手术联合放疗,患儿5年生存率达到了45%~50%。此后,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模式,患儿的5年生存率达到85%以上。如果需要术后放疗应尽早进行。常用的化疗药物有放线菌素D(A)、环磷酰胺(C)、阿霉素(D)、长春新碱(V)、依托铂甙(E)、2巯基乙基磺酸纳(M)。常用的方案有A+V方案、A+V+D方案、V+D+E+C+M方案。成人早期肾母细胞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成人晚期肾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远没有儿童患者好,除手术治疗外,至今还没有探索出疗效好的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