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左侧颈内动脉及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万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大脑中动脉闭塞

主诉 病史

患者男性,30岁,技术人员,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5h余”入院。患者2016年6月10日19:30时聊天时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白天有跳绳活动),右侧上肢不能抬举,右侧下肢不能站立,无肢体抽搐,无恶心呕吐,于2016年6月11日凌晨0:40时来我院急诊,头颅CT未见异常(图1A),以“急性脑梗死”收入院。患者平素体健,无高血压病等特殊病史,无烟酒嗜好

查体 辅查

体检:体温37℃,脉搏78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135/75mmHg(1mmHg=0.133kPa)。患者意识清楚,言语欠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向运动正常,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左侧肢体肌力v级,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右侧面部及偏身痛觉减退,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NIHSS评分12分。血常规:白细胞15.2x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8%。凝血功能及血液生化正常。急诊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示:左侧颈内动脉及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图1B)。

诊断 处理

患者就诊时间已超出溶栓时间窗,急诊行全脑DSA检查示:左侧颈内动脉窦部闭塞(图1C、D),同侧颈外动脉通过眼动脉向其代偿部分血流。右侧颈内动脉窦部重度狭窄,考虑夹层可能,但仍可见部分前向血流(图1E)。分析左侧颈内动脉为责任病变血管,遂急诊行左侧颈内动脉C1段近端闭塞再通+支架置入术,于左侧颈内动脉夹层处释放7mmx40mm自膨式支架(图1F),后行造影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图1G)。行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机械取栓术,取栓2次,取出暗红色血栓2枚,复查造影提示前向血流恢复(图1H、I)。3min后再次造影病变处血管无闭塞(图1J),术中患者右侧肢体肌力较前有所好转。右侧颈内动脉夹层未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未行介入处理。缝合血管后,送患者返回病房。 术后予阿司匹林0.1g/d+氯吡格雷75mg/d+阿托伐他汀40mg/d以及依达拉奉、丁苯酞等对症治疗,术后第2天患者右上肢肌力III级;右下肢肌力IV级,复查头颅CT示:左侧基底节区少量脑出血(图1K)。权衡利弊,抗栓药物治疗调整为氯吡格雷75mg/d,停用阿司匹林。术后第10天(2016年6月21日)复查头颅CT提示出血吸收(图1L),遂改为阿司匹林0.1g/d+氯吡格雷75mg/d。入院治疗16d后患者好转出院,出院量表评分:NIHSS评分3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1分,Barthel指数100分。出院后1个月患者已上班工作,发病后3个月后随访:NIHSS评分0分,mRS评分0分,Barthel指数100分。术后3个月复查颈动脉CTA示:左侧颈动脉支架管腔通畅,右侧颈动脉夹层处血管修复正常(图1M、N)。半年后复查全脑DSA提示双侧颈动脉再通良好(图10、P)。

随访 讨论

讨论 颈部动脉夹层(CAD)是青年卒中的常见原因,诊断或治疗的延误可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昏迷等。临床上患者同时发生双侧颈动脉夹层少见。CAD是指颈部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管壁,形成壁内血肿,进而导致管腔狭窄、闭塞或瘤样改变。包括颈内动脉夹层和椎动脉夹层。大多数CAD发生于颈内动脉。CAD所致缺血性卒中占各种原因所致缺血性卒中的2%,却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10%~25%,因此,对于青年卒中患者,要注重对CAD的筛查。 CA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动脉性疾病、颈部动脉的活动性及其穿越的骨性结构对血管造成的损伤、感染可能参与CAD的发生;有学者认为CAD的发生是由于患者存在血管壁基因方面的缺陷,在外在因素如感染、轻微外伤等的作用下而诱发。 CAD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颈部疼痛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CTA、MRA、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R-MRI)和DSA均有助于诊断CAD,但各有优势与局限,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及患者的个体化进行选择。

发布于 18-04-07 05:56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