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岁。 主诉:持续低热11天 现病史:患者于2016年8月初出现“腹痛持续不缓解”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腹部CT示:腹腔肿物,建议到上级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遂到“郑州某医院就诊,未做明确诊断,立即到“北京儿童医院”,经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遂行手术,具体不祥,后行化疗,具体方案不祥。于2017年12月10日因“排尿困难,发热”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查胸部X线示:双肺纹理增多,模糊;心脏超声示:心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泌尿系B超示:双肾、输尿管积水;腹部CT+淋巴结示:神经母细胞瘤术后复查,下腹脊柱前方及右髂窝处瘤灶,肝内转移,较前均有所增大。所见淋巴结,皮质、髓质结构尚清。腹腔干动脉,左肾动脉周围可见瘢痕组织,双肾积水”。上级医院考虑“神经母细胞瘤复发伴多处转移,肝脏转移较明显。在住院期间患者右下肢水肿,考虑脉管炎,除外肿瘤压迫,给予对症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遂家属将病人转至我院,以“临终关怀”收住院治疗。患者入院时神清、语利、精神可,睡眠可,进食可,二便可,体重减轻。 既往史:神经母细胞瘤确诊1年余。有输血史数次;输血小板时皮肤出现红疹,考虑过敏,后自行退疹。脉管炎发现20天,否认其他病史。 个人史:生于河南淮阳,一直居住,于2018年8月份生病,住院到北京,居住1年,无疫区疫水接触史。其母在孕期及检查时未见明显异常,顺产。 婚育史:无,有一妹妹体健,父母体健。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查体:神清语利,精神可,睡眠可,头颅无畸形,双睑无下垂,下睑结膜苍白,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略苍白,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106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中腹部可见直径约30cm一字形手术瘢痕。腹部可触及无活动包块,直径约4*4cm,右下肢水肿,左下肢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辅助检查:外院
诊断:1、神经母细胞瘤术后(伴多发转移)2、贫血3、血小板减少症4、肾积水 治疗:1、入院后完善一般检查给予儿科护理常规。2、给予抗炎、止痛治疗。3、定期复查血常规,输注血红蛋白及血小板。
随访:患者入院6天,一般状态可,进食少。 讨论:神经母细胞瘤的初发症状不典型,因此在早期诊断有所困难。比较常见的症状包括疲乏,食欲减退,发烧以及关节疼痛。肿瘤所导致的症状取决于肿瘤所处的器官以及是否发生转移。 腹腔的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腹部膨隆以及便秘;胸腔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脊髓神经母细胞瘤一般表现为躯干与肢体力量减退,患者往往会有站立、行走等困难;腿部以及髋部等骨头的神经母细胞瘤可以表现为骨痛以及跛行;骨髓的破坏可以使患者由于贫血所导致的皮肤苍白。大部分神经母细胞瘤(50-60%)在出现临床表现前,已发生广泛转移。原发神经母细胞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肾上腺(约占40%);其他原发器官包括颈部(1%), 胸腔(19%), 腹腔(30%),以及盆腔(1%)。另有一些罕见的病例,找不到原发病灶。罕见但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包括脊髓横断性病变(脊髓压迫,占5%), 顽固性腹泻(肿瘤分泌血管活性肠肽,占4%), 霍纳综合征(颈部肿瘤,占2.4%),共济失调(肿瘤的旁分泌所致,占1.3%),以及高血压(肾动脉受压或者是儿茶酚胺分泌,占1.3%)。 发病原因:目前关于神经母细胞瘤真正的病因尚不清楚。一些遗传易感因素被发现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病相关。家族型神经母细胞瘤被证明与间变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的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所导致。此外,在神经母细胞瘤还发现有许多分子突变。N-myc基因的扩增突变在神经母细胞瘤也很常见。其扩增类型呈双向分布:在一个极端为3-10倍扩增,在另一个极端为100-300倍扩增。N-myc基因的扩增突变往往与肿瘤的扩散相关。LMO1基因被证明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由于神经母细胞瘤往往发生于婴幼儿,因此有许多研究集中调查环境危险因素对怀孕以及孕期的影响。例如怀孕期间的是否接触化学危险品、吸烟、饮酒、药物、感染等。但是,这些研究尚未有明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