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主诉:膀胱癌电切术后4年余,盆腔淋巴结转移4年余,复发术后2月余。 现病史:患者4年前因反复肉眼血尿,至我院就诊,后于泌尿外科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提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术后给予膀胱内灌注化疗。后于全麻下行Re-TURBt术。术后CT检查提示:“膀胱ca”术后,膀胱左侧壁较厚,肝脏右叶病灶,转移待排。MRI提示:“膀胱肿瘤术后”,左侧膀胱壁不均匀增厚,左侧盆腔淋巴结肿大。上腹部MRI提示肝右叶小囊样病灶,转移不除外,肺HRCT提示右肺中叶小结节,建议定期复查。遂给予3程化疗,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过程顺利,3程结束,于我科行CT、MRI等检查结果提示肝内病灶、盆腔淋巴结较前片缩小,遂继续给予原方案继续化疗3程。后门诊随访,多次复查MRI提示病情稳定。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提示“膀胱新生物”坏死组织及粘膜表层均见尿路上皮癌,高级别,请结合临床。术后随访行盆腔MRI:"膀胱癌电切术后",膀胱壁明显增厚,较老片进展。前列腺信号不均匀;盆腔小淋巴结影。后于外科腰麻下行膀胱肿瘤切除术,病理:“膀胱新生物”浸润性尿路上皮癌(高级别)。术后给予3程化疗:GP方案(吉西他滨 +卡铂 ),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膀胱癌”收治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胃纳可,精神可,夜眠可,大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减轻。
查体:神清,气平,心肺无殊,全身皮肤巩膜未见黄染及瘀斑瘀点,腹平软,未及局部隆起、凹陷。无压痛、反跳痛,无肌卫,未及包块。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可闻及,3次/分。双肾未及,双肾区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起始区域无压痛及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NS(-)。 辅查:前列腺特异抗原 5.22 ↑ ng/ml 肝胆胰脾超声检查 双肾超声检查 , 检查诊断:1.肝脏血管瘤可能.胆囊息肉.右肾轻度积水. 胰、脾、左肾未见明显异常.2.后腹膜、双侧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 高分辨率肺部HRCT检查诊断:两肺数枚微小结节,与老片大致相仿,随访;右肺纤维灶。甲状腺形态饱满、密度不均匀,请结合超声检查。 盆腔MRI检查诊断:膀胱术后表现,膀胱壁厚薄不均(前壁较厚),多发憩室形成,两侧输尿管下段扩张;请结合临床及膀胱镜等检查、随访。
诊断:膀胱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复发术后 cT2N1M1 Ⅳ期 治疗:继续给予GP方案化疗。
患者膀胱癌术后多次复发,并多次行手术切除,术后给予GP方案化疗,3程化疗结束后,复查盆腔MRI及胸部CT提示病情稳定,遂继续给予该方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