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恶性综合征一例

何医师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恶性综合征

主诉 病史

患者男,43岁,汉族,因“精神障碍加重10d,发热2d”就诊。主因“间断兴奋话多,容易激惹与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交替出现20余年,加重伴失眠1周”于10d前在外院诊断“双相情感障碍”住院,应用氟哌啶醇、碳酸钾、富马酸喹硫片、氯硝西泮等药物治疗。2d前出现发热伴有大汗,最高39.7℃,出现无精神病症状燥狂及意识障碍,伴肌张力增高,尿潴留,无咳嗽、咳痰、腹痛、腹泻,遂转诊本科。既往精神病史10余年,否认其他病史。

查体 辅查

急诊体格检查:T38.3℃ P117次/min R22次/minBP117/85mmHg,神清,言语不利,略烦躁;面部潮红,双球结膜无水肿,双瞳孔等圆,直径3mm,光反射存在;颈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叩诊鼓音,肠鸣齐弱;四肢肌张力高,肌力检查不配合,双下肢明显肌颤;双巴氏征阴性。 血常规:WBC13.36*10^9/L,NE%85.7%,RBC4.74*10^12/L,HGB147g/L,PLT208*10^9/L,酮体15mg/dL;生化全项:AST193U/L,ALT62U/L,CK722U/L,CKMB19.0ng/ml。,CTN10.03ng/mL,LDH365U/L,HBUH296U/L,TBIL32.1μmol/L,DBIL9.6μmol/L,IBIL22.5μmol/L,余(-);ECG:窦性心动过速;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炎。患者肺部感染,容量不足予以抗感染、补液等治疗2d,症状改善不明显,仍存在发热及神经锥体外系体征。进一步检查:降钙素原提示细菌感染恢复期;血液药物毒检无异常;脑CT无异常;腰穿示脑脊液压力、常规及生化正常。

诊断 处理

结合患者就诊前用药及以上检查,诊断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MS)。随访患者2周后死亡。

随访 讨论

讨论:NMS是因临床用药或某些手术诱发的临床症候群,发热、肌强直、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紊乱为主要表现,病死率高。中青年易发病,男女发病比例2:1。发病机制不明确。病因多见于抗精神病药应用不当:联合用药、剂量过大、加量过快及胃肠道外给药量过多等。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过程中,出现发热、应激、激越不安、体力消耗过大,水电解质代谢岽乱、意识障碍、肌强直等,应怀疑NMS可能。实验宰检查白细胞增多常介于(10~20)*10^9/L,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肌酸激酶(CKP)增卨,可高达1600U/L以上,肌红蛋白血尿;偶见肝酶增高。NMS临床Levenson诊断标准包括:发热、肌强直和CKP升高3个主要症状以及6个次要症状:心动过速、呼吸困难、血压不稳定、意识改变、多汗和白细胞增高。3个主要症状或2个主要症状加4个次要症状,结合用药史、必要排除诊断后可诊断NMS。要与恶性高热综合征、中枢神经感染和致死性紧张症等疾病鉴别。NMS并发症又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表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低血容量休克。治疗:停用抗精神病药;加强支持及对症治疗,吸氧、补液维持血压稳定、纠正电解质紊乱;酌情应用抗生素;物理降温法降温;骨骼肌松弛剂及中枢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有作用;以上治疗物效治者可采用电休克治疗。NMS—般在停药后2周症状逐渐消失,个别可持续4周以上,这样的患者病死率高,预后差。

发布于 16-12-29 22:58

13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