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贲门失弛缓症一例

李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贲门失弛缓症

主诉 病史

患者男,56岁,因“进食梗阻十余年”入院 患者十年来有进食梗阻感,干燥粗糙食物明显,可正常进流食,进冷凉食物加重,夜间出现反流,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胸闷、胸痛,2015年4月于我院门诊查食道钡餐示:贲门失弛缓症,胃镜诊断贲门失弛缓症?胃粘膜未见异常,患者为进一步治疗前来我院,门诊以“贲门失弛缓症”收入我科。

查体 辅查

查体:神志清楚,查体合作,面容正常,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淋巴结未见明显异常。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外形正常,腹部触诊未见明显异常,压痛及反跳痛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包块未见明显异常,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诊断 处理

诊断:贲门失弛缓症 完善相关检查,查无禁忌,行POEM治疗,术后予以禁食、止血、抑酸护胃治疗,患者一般情况可。

随访 讨论

贲门失弛缓症病因迄今不明,一般认为是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与食管肌层内奥尔巴赫(Auerbach)神经节细胞变性、减少或缺乏以及副交感神经分布缺陷有关;在神经节细胞退变的同时,常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炎症表现,或许该病与感染、免疫等因素相关。该病的疗法主要包括药物、内镜和手术,旨在降低LES压力,使食管下段松弛,从而解除功能性梗阻。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进行肌切开的微创新技术, 依据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结果,贲门失弛缓症可分为三型:Ⅰ型(经典失弛缓症)表现为食管蠕动显著减弱而食管内压不高;Ⅱ型表现为食管蠕动消失及全食管压力明显升高;Ⅲ型表现为食管痉挛,可导致管腔梗阻。该分型可用于判断手术疗效:Ⅱ型患者疗效最好,而Ⅲ型患者对手术治疗反应最差。

发布于 16-10-24 19:37

4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