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周五我们会公布该病例的处理结果。 患者男,45岁,左眼红,异物感,视力下降两年。在外院诊为“鳞状细胞癌”,行三次切除术,包括结膜环切,病理诊断同前。
图一:初诊显示左眼角膜缘边界不清,新生血管张入,有上皮增生。Vos.01。 图二:病理诊断。
本病例的病理诊断实际上有些不是太确切,因为没有术前的照片,单凭初诊照片很难判断病情和诊断。不过不太像鳞状细胞癌,局部侵袭性不是很重。 周行涛教授看到病例片时也认为诊断可能不太确切,大家都知道上海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的眼科病理是国内最好的病理科。但是结膜不典型增生,或者原位癌应该有可能的。 本例患者,我当时怀疑因为反复手术,造成了干细胞缺乏,角膜上皮的结膜化和新生血管也可能与此有关。但是我还是给予了0.02%MMC和干扰素点眼治疗。两个月以后没有减轻,病变范围反而有所扩大。(图一) 所以,请当地医生给予在此病理检查。并给予干扰素300单位结膜下注射,一般应该隔日一次,他们给予一周两次,共注射5次,然后停止了治疗。 病理结果:形态符合息肉伴局部鳞状上皮轻度不典型增生。 治疗一月后复查,视力提到0.4,结膜增生明显减轻。(图二) 一月后比较稳定,但是有给予了5次干扰素结膜下注射。两月后复查眼部安静,增生基本消退。(图三)
1、关于诊断,应该是结膜不典型增生,属于结膜恶性肿瘤一种。 2、关于治疗:对于此类患者的治疗,应该首选局部点眼,大部分会有效。在效果差的情况下,应该结膜下注射干扰素a。很多情况下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药物治疗结膜肿瘤,可以独立或联合手术切除,建议先尝试药物治疗。象本例患者,如果单纯药物治疗可能也会有效,反复手术会破坏干细胞。 (本病例经李绍伟眼科同意转载,欢迎关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