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双肺多发病灶(再续)

秦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肺癌 肿瘤 腺癌

主诉 病史

男性,61岁,诊断明确,但治疗未定 1、左下肺腺癌(cT2aN1M0 IIa期 PS0分,基因突变未明 ) 2、双肺磨玻璃影:多源性腺癌可能性大

查体 辅查

进一步完善检查,行PET/CT:(见图1-4) 1.左下肺后基底段厚壁空洞,糖代谢增高,考虑周围型肺癌并累及胸膜。 2.左上肺尖后段及右上肺后段磨玻璃结节,糖代谢未见增高,考虑多原发肺腺癌可能性大,建议活检。 3.两肺散在磨玻璃小结节,糖代谢未见增高,建议密切追踪。 4.右肺门、纵隔小淋巴结,糖代谢轻度增高,考虑炎性增生可能性大。 5.左侧上颌窦粘膜下小囊肿。 6.肝脏多发小囊肿。

诊断 处理

各科综合大会诊: 1、病理科: 送检肺组织在左下叶后基底段取材,组织改变为肺浸润性腺癌,诊断明确。 2、影像科: 左下肺后基底段厚壁空洞,糖代谢增高,考虑周围型肺癌并累及胸膜。而左上肺尖后段及右上肺后段磨玻璃结节,糖代谢未见增高,性质与左下肺病灶可能不一样,考虑多原发肺腺癌可能性大。 3、呼吸肿瘤内科: 患者左下肺病灶尽管是厚壁空洞,初诊时感染不排除,但我们在积极抗感染的同时,没有忽略排除恶性,及时为患者行病灶活检,病理结果为肺浸润性腺癌; 综合患者的PET/CT结果,左上肺尖后段及右上肺后段磨玻璃结节,两处的病灶性质可能与左下肺的不一致,考虑多源性腺癌可能性大。因此,患者尽管病灶多发,但不是肺内多发转移,而且无全身及远处转移,可以争取手术,为患者争取最大的获益。 4、胸部肿瘤外科: 患者诊断肺浸润性腺癌明确,综合考虑患者的病理、PET/CT及肺功能结果,考虑可行左上肺楔形切除+左下肺叶切除术。 5、放疗科: 同意以上意见,左肺手术后可以针对右侧病灶给予局部放疗干预。 后来在全麻下行“左上肺楔形切除+左下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术后予抗炎、吸氧、引流及对症处理。 手术前后胸片(图1、2) 术后病理: 1、(左下肺叶)肺浸润性腺癌,乳头状生长为主型,部分为腺泡状及微乳头结构。 --肿瘤最大径3.5cm; --癌组织侵及脏层胸膜下; --支气管旁淋巴结未见癌(0/3)。 2、(第5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癌(0/2)。 3、(第7组淋巴结)淋巴结可见转移癌(2/15)。 4、(第10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癌(0/1)。 5、(第11组淋巴结)淋巴结未见癌(0/2)。 免疫组化:TTF1(+)、BRCA1(-)、TS(+)、-tubulin3(++)、ERCC1(+++)、RRM1(弱+)、CD34血管(+)、ALK(-)、ALK阴性对照(-)、C-Met(+++)、ROS1(-)、PI3K(+)。EGFR21(+) 6、(左上肺叶)微浸润腺癌。

随访 讨论

目前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给予口服 TKI治疗,随访中。

发布于 16-09-22 17:47

1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