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病例研究所】第17期 支离破碎的角膜:大直径板层移植手术治疗

眼科小助手   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近视

主诉 病史

新一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周五我们会公布该病例的处理结果。 患者是重庆人,女,46岁。因高度近视20年前行双眼RK手术,术后视力逐渐下降,后行右眼lasik手术,视力稍有改善,近4年视力严重下降,被诊断为“继发圆锥”转来本院治疗。

查体 辅查

图一、二:右眼角膜放射状切开,周边哆开严重,上皮张入,下方前突明显。切口几达角膜缘,中央大约4-5mm。但是中央变薄,层间有混浊。视力0.01,矫正-8.0DC=0.2 图三:地形图下方明显前突。 图四:前节OCT显示中央变薄。 图五:左眼下方前突,视力0.1,矫正+5.0DS/-7.0DC=0.5.未做lasik。 图六:地形图。 图七:前节OCT

诊断 处理

这个病例的病史患者自己也叙述不清,一是因为时间久远,二是可能我们医生交代不清,这也是我们目前国内医生与国外的差距。原因还是主管部门不作为。 该患者说她96年在重庆某医院做的RK术,术后右眼过矫,很快又给她右眼做了一次手术,具体是什么手术她不知道,好像不是Lasik。但是我们检查见角膜中央区层间混浊,像是刀切过一样。从临床分析,如果过矫了,不用lasik矫正,会有什么办法呢?实在想象不出来。 这个患者主要想提高视力,但是我们看了更主要的是先保住眼睛。因为周边RK切口太深了,就像成熟的西瓜,一碰就可能裂开!所以,我的想法是先给她加固,防止破裂,并为今后矫正视力打下基础。 上一期没有提供几个数据:眼轴:右:29.29mm,左:27.79mm。内皮:右眼:1290个/mm2,左眼:2743个/mm2。另外没有查视网膜视力。 选择什么手术呢?我当时没有选择板层移植,愿意有以下几点: 1、当时看就发现周边RK切口哆开很大,估计做板层移植又可能会破,因为RK手术都是切到微穿孔,所以,担心如果做板层移植,刀口内的上皮必须清理干净,此时可能裂开。如果清理不干净,又会长上皮植入。 2、更关键的是患者的左眼戴镜矫正视力还可以,如果右眼单纯板层移植,术后会残留高度近视,左右眼视力很难平衡。而且患者右眼内皮密度太低,今后也不太适合内眼手术矫正视力。 3、如果要做板层移植,植片直径需要比较大,这样万一穿孔,处理起来比较难,另外,大植片板层也有一定排斥率。况且万一术后愈合不好,很难处理。 所以,我采取了角膜表层镜片术,希望尽量不破坏角膜,单纯加厚和增强角膜。 图一:选了7.5mm钻植床,向周边潜行分离,嵌入9.0mm直径飞秒激光做的表层镜片。术后早期感觉比较理想。因为缝合比较紧,植床少量皱褶,轻度水肿。 图二:但是随着时间延长,患者的周边角膜,也就是RK裂开的地方一直不能愈合。所以,又平行于角膜缘将裂口间断缝合。 图三:不过患者部分上皮难以愈合,主要是裂口的地方高起,上皮难以爬过。 图四:于是又做了羊膜覆盖,希望能够改善情况。 图五:但是拆除羊膜后,见层间有上皮植入,患者视力也没有改善。而且周边裂口和缝线周围浸润比较多,愈合不理想。 图六:在观察了一个月后,还是不得不下决心手术,做大直径的板层移植手术。手术中基本无法用刀剥,担心用力牵拉会裂开。大部分是用剪刀剪的,术中仍然有一个地方有些渗漏。缝线采取间断加连续的方式,尽量对呵裂口。 结果:术后总算有惊无险,角膜愈合,植片透明,术后一个月时视力0.01,矫正0.2。

随访 讨论

该患者的关键问题还是保护角膜不破,减少将来碰撞后破裂风险,同时兼顾术后视力。但是该患者的内皮太少,就限制了将来矫正视力的选择,可能只能戴RGP了。 手术难度在于担心裂开,另外剥不干净上皮将来有上皮植入。 但是周边切口的不愈合确实是个头痛的问题。手术中尽量不使RK裂口扩大,把板层角膜缝好后会加固角膜。当然,板层直径要相对大一些,因为周边角膜比较厚,有利于手术。 (本病例经李绍伟眼科同意转载,欢迎关注讨论~)

发布于 16-09-18 11:21

10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