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一例分享

胡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醛固酮增多症

主诉 病史

患者 女 54岁,因“发现血压升高20年”入院。 现病史:患者20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无不适主诉,先后予以北京降压零号、吲达帕胺降压,效果不佳,血压波动在145-160/95-100mmHg。一年前患者遵医嘱调整用药为“拜心同30mg qd,倍他乐克47.5 qd,奥美沙坦20mg qd"降压治疗,监测血压始终波动于150/95mmHg左右,于四月前出现反复手脚麻木,,在当地医院查血钾2.29mmol/l,予以囗服及静脉补钾,几次测血钾均<2.6mmol/l,故三月前来我科住院查:苄肾上腺素苄去甲肾上腺素正常,肾动脉MRA正常,血钾偏低、24小时同步电解质存在经肾排钾、肾素活性偏低、醛固酮增高、肾上腺CT提示左肾上腺腺瘤,右侧肾上腺增生、完善生理盐水抑制试验提示醛固酮未被抑制”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左肾上腺腺瘤,右肾上腺增生予以螺内酯40mg tid,控制血压,升血钾治疗,今为进一步行AVS检查入住我科。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 辅查

入院查体:体温:36.5°C,血压:121/80mmHg,体重:55.1Kg,身高:154cm,BMI:23.1Kg/m2,心肺查体(-),腹部查体(-),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血尿便常规无异常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正常。 AVS检查: 位置 醛固酮pg/ml 皮质醇nmol/l 醛固酮/皮质醇 下腔静脉 142.5 285.3 0.50 (肾下) 下腔静脉 357.9 268.5 1.33 (肾上) 左肾静脉 388.4 235.7 1.65 左肾上腺静脉2731.0 390.7 6.99 右肾静脉 90.3 206.1 0.44 右肾上腺静脉66.2 282.0 0.23

诊断 处理

入院诊断: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左肾上腺腺瘤,右侧肾上腺增生 治疗: 1.螺内酯40mg tid po 2.择期泌尿外科行左肾上腺腺瘤切除术

随访 讨论

讨论:患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明确,但患者目前右侧肾上腺增生,左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腺瘤治疗以手术为主,而肾上腺增生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所以本病例必须要搞清楚哪侧为优势侧分泌醛固酮增多,决定最终治疗方案,AVS检查示左侧肾上腺静脉血醛固酮浓度是右侧肾上腺浓度40倍,支持左肾上腺瘤诊断,明确左肾上腺腺瘤为分泌醛固酮优势侧,而拟泌尿外科手术治疗,并可预见患者的手术效果应该较好。

发布于 16-06-30 20:17

13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