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2岁男童抽搐一例

崔医师   盐山县人民医院

主诉 病史

抽搐一月,发作时,四肢抽动,目向上翻,神志欠清,喉及口中有痰,多汗,5一10分钟止,日发3一4次。近周日发次数增多,近2日发次数最多达10次。

查体 辅查

大便结,2一3日一次,舌红,苔黄滑,脉弦滑数,指纹紫红。

诊断 处理

痰热素盛,蕴而化火生风,上蒙心窍,走窜经络致抽搐。 辨证:肝风胃火,挟痰而动。 治法:清肝泻胃,化痰息风。 方,钩藤6克,龙胆草3,郁金3,生珍珠母12,白菊花6,大黄2,天竺黄3,浙贝4.5,丹参6,神曲3,全虫3,桑枝6,白蒺藜3,甘草3。 水煎日服一剂。服一剂后,第二天抽搐3次,时间3分钟内,随服药日抽搐减轻。 服上方7剂,抽搐2日未发。大便微稀,舌红,苔黄滑,脉弦滑略数,指纹紫红。原方去大黄,郁金,天竺黄,全虫。加僵蚕3克。服10剂诸症消,痊愈。

随访 讨论

本案为肝胃风火,挟有痰浊,上壅清窍,走窜经络而致。 方中钩藤,白蒺藜,白菊花清肝息风。龙胆草苦泻肝火,大黄泻胃火,珍珠母平肝宁心。天竺黄,浙贝清涤痰火,郁金清火宣窍。全虫息风解痉。丹参清热活血。桑枝祛风通络。神曲和中健胃。 二诊时,胃中结热得以荡涤,肝风势减则抽止。故去大黄, 郁金,全虫,天竺黄。加僵蚕平肝息风,药性缓和,及巩固疗效。

发布于 16-05-01 22:31

39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