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陈某某,女,32岁。2014年07月05日初诊 主诉:神疲乏力,全身不适,头闷重,腰困,口和,舌淡红,脉沉。 辩证分析: 1、全身不适,头闷重,当有太阳表证 2、口中和,神疲乏力,再结合脉沉,当为少阴病 综合分析,当为太少俩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生麻黄10 制附片10 细辛6 川芎15 狗脊30 甘草6 5剂 2014年07月21日二诊 神疲乏力,头闷重较前明显减轻,晨起恶心消失(此前未提及),现休息不好则心慌头闷重不适,口中和,舌淡红,苔薄白满布,脉沉细。 中医辩证仍考虑太阳少阴合病,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麻黄10 制附片10 细辛6 川芎15 炙甘草6 茯神30 炒枣仁30 生龙骨30 生牡蛎30 5剂 2014年07月31日三诊 神疲乏力继续减轻,头闷偶发,睡眠改善,口稍干,不苦,纳可,二便调,舌略红,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辩证:阳气渐复,表邪已尽,似有阴虚之象。生脉饮加味: 党参30 麦冬10 五味子10 陈皮10 5剂 后患者未再复诊